以控制沉降为目的,直接用沉降量指标来确定桩数的桩基,属于() A.桩基调平设计B.后注浆灌注桩C.减沉复合疏桩基础D.复合地基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直接用沉降量指标来确定桩数的桩基,属于()

A.桩基调平设计

B.后注浆灌注桩

C.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D.复合地基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何项是不正确的?(  )A.地基处理增强体顶部应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碎石时,宜掺入20%~30%的砂B.桩基布桩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C.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D.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间距应不小于6d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所需要的参数有 ( )。A. 桩径和桩数B. 桩承台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压缩模量C. 桩承台底面平均附加压力D. 桩承台投影面积尺寸

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对桩中心距不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进行最终沉降量计算时,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桩基最终沉降量包含桩身压缩量及桩端平面以下土层压缩量B、桩端平面等效作用附加压力取承台底平均附加应力C、桩基沉降计算深度与桩侧土层厚度无关D、桩基沉降计算结果与桩的数量及布置无关

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满足( )。A.桩身强度应按桩顶荷载设计值验算B.桩、土荷载分配应按上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确定C.桩端进入较好土层,桩端平面处土层应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设计要求D.桩距可采用(3~5)d

软土中的摩擦型桩基的沉降由下列哪些选项组成?(A) 桩侧土层的沉降量(B)桩身压缩变形量(C)桩端刺入变形量(D)桩端平面以下土层的整体压缩变形量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下列关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论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是在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情况下的疏布摩擦型桩基础B.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桩距应不大于5倍桩径C.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沉降等于桩长范围内桩间土的压缩量D.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中,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

关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等效沉降系数哪种说法正确()A.群桩基础按(明德林)附加应力计算的沉降量与按等代墩基(布奈斯克)附加应力计算的沉降量之比B.群桩沉降量与单桩沉降暈之比 C.实测沆降量与计算沉降量之比D.桩顶沉降量与桩端沉降量之比

下列关于地基处理及桩基的论述,何项是不正确的?(  )[2014年真题] A.地基处理增强体顶部应设褥垫层,褥垫层采用碎石时,宜掺入20%~30%的砂 B.桩基布桩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C.软弱地基处理施工时,应注意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基槽底面的保护,减少扰动 D.以控制沉降为目的设置桩基时,应结合地区经验,桩间距应不小于6d

当柱桩或桩的中心距小于6倍桩径的摩擦型群桩基础,可以认为其沉降量等于在同样土层中静载试验的单桩沉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