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应急〔2018〕19号)的规定,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判定为红色风险。 A.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C.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D.未开展操作规程年度适应性和有效性确认E.隐患整改率未达到100%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应急〔2018〕19号)的规定,企业存在下列()情况之一,可直接判定为红色风险。

A.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

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

C.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D.未开展操作规程年度适应性和有效性确认

E.隐患整改率未达到100%


相关考题: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推荐方法:()、危险指数法。 A、JHAB、事故后果计算法C、定量风险评价法D、HAZOP分析

《关于全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的通知》(应急〔2018〕74号)中明确,按照()的原则,建立覆盖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研判工作流程。 A.疑险从有B.疑险必研C.有险要判D.彻底无险E.有险必控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用于确定危险化学品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在役生产、储存装置的外部()距离。 A.防火间距B.安全防护C.卫生防护D.环保防护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包括()。 A、方案制定B、人员配备C、安全投入D、应急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要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A.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B.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C.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D.非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A.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二年的;B.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C.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的;D.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诊断分级指南(试行)的通知》(应急〔2018〕19号)中规定,存在下列哪些情况的企业可以直接判定为红色。()A.新开发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未经小试、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直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B.在役化工装置未经正规设计且未进行安全设计诊断的C.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未持有效证件上岗或者未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D.化工生产装置未按国家标准要求设置双重电源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未设置不间断电源E.三年内发生过重大以上安全事故的,或者三年内发生2起较大安全事故,或者近一年内发生2起以上亡人一般安全事故的

(2018年)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 )的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A.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两年B.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C.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D.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5人以上受伤

(2018年)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条件的机构,对本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每( )进行一次安全评价。A.3年B.6个月C.1年D.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