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高频通道衰耗增加3dB,是指对应的接收侧的收信功率下降到原来的()倍。(已知lg2=0.30)A、1/√2倍B、1/2倍C、1/√3倍D、1/3倍

所谓高频通道衰耗增加3dB,是指对应的接收侧的收信功率下降到原来的()倍。(已知lg2=0.30)

  • A、1/√2倍
  • B、1/2倍
  • C、1/√3倍
  • D、1/3倍

相关考题:

高频阻波器在工作频率下,要求衰耗值小于3dB。()

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 A.比较经济;B.相-地制通道衰耗小C.减少对通信的干扰D.相-地制通道衰耗大

290)高频阻波器在工作频率下,要求衰耗值小于3dB。( )

324)已知一条纵联保护通道发信侧收发信机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10W,收信侧收发信机入口接受到的电压电平为15dBv(设收发信机的内阻为75∩),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是25dBm。( )

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相-地制通道衰耗小。( )

棉旧线高频通道衰耗大于3dB时,其SF—600收发信机的收信裕度告警灯将亮起

高频保护通道的总衰耗包括哪些?哪项衰耗最大?

专用高频通道新投入运行时,进行的传输衰耗试验的结果应保证收信和接收对端信号时的通道裕量不低于6.8dB

为什么高频通道的衰耗与天气条件有关?

高频通道整组试验包括()项目和要求。A、通道衰耗试验,要求由两侧所测的衰耗值之差不大于2-3dBB、通道信号余量测量,应在8.686dB以上C、信号差拍,要求U1/U2大于2D、衰耗控制器调整,使收信输出电流为1mA

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对阻波器接入后的分流衰耗在阻塞带内一般要求不大于3dB。

高频保护通道的总衰耗包括()。A、包括输电线路衰耗B、阻波器分流衰耗C、结合滤波器衰耗D、耦合电容器衰耗E、高频电缆衰耗等F、阻波器回波衰耗

当本侧收发信机发信功率为10W而对侧收信功率为2W时,通道衰耗等于()。注:lg2取0.3。A、8dbB、7dbC、5dbD、2db

提高高频通道余量的主要措施是()。A、适当提高发信机的发信功率B、降低工作频率以减少衰耗,对于长线路可考虑采用70kHz以下的频率C、合理选用收信起动电平D、选用双频收发信机E、使用差接网络

对于福建棉花滩水电厂的SF—600收发信机,当高频通道异常,衰耗增大,即收信电平下降到不灵敏启动电平时,()指示灯将亮,应进行手动复归。A、裕度告警B、装置异常启信C、位置停信D、通道异常

EPON网络中的任何一条光通道的损耗,也不能小于最小容许通道损耗(最大发送功率和最低接收灵敏度之差)。若较短的光通道预算出现这种损耗太小的情况,则可以调整()。A、提高光发送功率B、机内跳线增加衰耗C、外加光衰耗器D、降低光发送功率

对于超范围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高频通道在A相上,其通道衰耗与有关状态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路一侧断路器三相断开时,通道衰耗将增大B、当B-C相接有其他高频通道的加工设备时,通道衰耗将减小C、线路两侧A相断路器断开时,不影响通道衰耗值

输电线高频通道中由于使用了阻波器而引起通道衰耗是()A、传输衰耗B、反射衰耗C、分流衰耗D、回波衰耗

已知一条高频通道发讯侧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10W,收讯侧入口处接收到的电压电平为15dBV(设收发讯机的内阻为75),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为()。A、25dBm;B、19dBm;C、16dBm;D、16dBV。

计算题:一高频通道,M端发信功率为10W,N端收信功率为9.8W,试计算通道衰耗。

当输电线被冰层、霜雪所覆盖时,高频通道的衰耗就会%knalb%。A、增加B、减少

高频保护通道的总衰耗包括输电线路衰耗、()等。A、阻波器分流衰耗;B、结合滤波器衰耗;C、耦合电容器衰耗;D、高频电缆衰耗。

高频闭锁零序电流保护在一次停电状态下,模拟正向故障试验。试验时,两侧收发信机投入直流与远方启动回路,高频通道接线完整,且通道指标正常,()。A、通道不加衰耗,通入试验电气量,保护不出口跳闸B、与通道衰耗无关,通入试验电气量,保护均出口跳闸C、通道加入10db衰耗,通入试验电气量,保护才出口跳闸D、通道加入3db衰耗,通入试验电气量,保护不出口跳闸

高频保护采用相-地制高频通道是因为()。A、所需的加工设备少,比较经济B、相-地制通道衰耗小C、减少对通信的干扰D、相-地制通道衰耗大

继电保护高频通道对阻波器接入后的分流衰耗在阻塞频带内一般要求不大于()。A、1dBB、2dBC、3dB

高频保护的3dB告警测试分别轮流进行,试验时使传输衰耗值大于3dB时,收发信机应发告警信号

已知一条高频通道发信侧收发信机输送到高频通道的功率是10W,收信侧收发信机入口接受到的电压电平为15dBv(设收发信机的内阻为75Ω),则该通道的传输衰耗为()。A、25dBB、19dBC、16dBD、20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