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毫针刺入耳穴的深度为3—5分,但不能穿入软骨。A对B错

判断题
毫针刺入耳穴的深度为3—5分,但不能穿入软骨。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毫针刺法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耳穴疗法中适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怯痛和不能坚持每日就诊者,也是近30余年来最盛行的耳穴刺激法的是()。 A、耳毫针法B、耳穴贴压法C、放血法D、耳穴埋针法E、耳穴电针法

皮下注射时,针头刺入深度应是针梗的2/3。()

将试样倒入预先选好的试样皿中时,试样的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毫米。 A、3B、5C、10D、20

耳穴针刺行强刺激时,刺入的深度是A.B.C.D.E.

治疗痤疮除用毫针、耳针法外,尚可用 A、头针B、电针C、艾灸D、耳穴割治E、皮肤针

用毫针刺风府穴,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正坐位,头微后倾,项部放松B.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C.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D.向眼球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选择毫针治疗正确的为A.男性、体壮、形胖的,病变部位较深者,选用较细的、较长的毫针B.女性、体弱、形瘦的,病变部位较浅者,选用较粗的、较短的毫针C.皮薄肉少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粗D.皮厚肉丰和针刺较深的腧穴,选针宜长而针身宜粗E.选择针具的长度一般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的深度而正好针身没入体内为宜

耳穴浅刺一般使用A.短毫针B.长毫针C.芒针D.皮肤针E.皮内针

皮下注射时,针头刺入深度应是针梗的A.3/4B.全部刺入C.2/3D.1/3E.针头斜面

耳穴针刺行强刺激时,刺入的深度是A.刺入皮下B.刺穿对侧皮肤C.刺入皮肤,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动D.刺入皮肤,穿通软骨

耳穴采用毫针剌时,刺入深度的标准是A.刺入皮下B.刺穿对侧皮肤C.刺入皮肤,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动D.刺入皮肤,穿通软骨

末梢采血一般要求刺入组织的深度为:()A、1-1.5mmB、1-2mmC、2-3mmD、以上都可以

皮内注射时,针头刺入深度应是梗针的()。A、1/3B、2/3C、1/2D、全部刺入E、针尖斜面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局部穿刺的正确方法是()。A、一次穿入骨髓腔B、一次穿入骨膜下C、逐层穿刺D、不可穿入骨髓内E、仅刺入软组织即可

关于手指采血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血部位不能有冻疮、水肿B、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C、出血困难时可用力挤压D、采血针刺入深度以2~3mm为宜E、多项检查时应考虑采血顺序

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又称()。A、针尾B、针体C、针芒D、针根E、针柄

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A、行针时间达到一定长B、刺入腧穴达一定深度C、得气D、医者完成各种操作手法E、施以补泻手法

毫针刺风府穴,操作正确的是()。A、正坐位,头微后倾,项部放松B、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C、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D、向眼球方向缓慢刺入0.5~1寸E、向鼻根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单选题皮内注射时,针头刺入深度应是梗针的()。A1/3B2/3C1/2D全部刺入E针尖斜面

单选题选择针灸的毫针正确的为()。A男性、体壮、形胖的,病变部位较深者,选用较细的、较长的毫针B女性、体弱、形瘦的,病变部位较浅者,选用较粗的、较短的毫针C皮薄肉少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粗D皮厚肉丰和针刺较深的腧穴,选针宜长而针身宜粗E选择针具的长度一般以将针刺入腧穴应至的深度而正好针身没入体内为宜

单选题毫针刺风府穴,操作正确的是()A正坐位,头微后倾,项部放松B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0.5~1寸C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D向眼球方向缓慢刺入0.5~1寸E向鼻根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单选题末梢采血一般要求刺入组织的深度为:()A1-1.5mmB1-2mmC2-3mmD以上都可以

单选题治疗痤疮除用毫针、耳针法外,尚可用()。A头针B电针C艾灸D耳穴割治E皮肤针

单选题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又称()。A针尾B针体C针芒D针根E针柄

单选题在毫针刺法中,有效的刺激强度标志为()。A行针时间达到一定长B刺入腧穴达一定深度C得气D医者完成各种操作手法E施以补泻手法

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局部穿刺的正确方法是(  )。A逐层穿刺B一次穿入骨膜下C一次穿入骨髓腔D不可穿入骨髓内E仅刺入软组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