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监测部门计划对全省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測,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 下述监测频次符合要求的是( )。A.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各监测一次B.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监测一次C.每年平水期、枯水期各监測一次D.每年监測两次,可以不考虑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监测部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的最低频次要求是( )。A.每年仅枯水期监测一次B.每年仅丰水期监测一次C.每年枯、丰水期各监测一次D.每年枯、平水期各监测一次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水质监测频率每年不得少于()。A:每季度1次B:丰、枯水期各1次C:平、枯水期各1次D:丰、平水期各1次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A:一次(枯水期)B:二次(平、枯水期)C:三次(丰、平、枯水期)D:二次(丰、枯水期)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Ⅱ类地下水适用于各种用途B 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2次(平、枯水期)C 利用污水灌溉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D Ⅳ类地下水不宜饮用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规定,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位的测定应每年监测两次,丰水期、枯水期各一次。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温每年1次,可与丰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采样记录地下水采样记录包括采样现场描述和现场测定项目记录两部分。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铅、铜不是属于地下水常规监测项目里的选测项目。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1次进行监测。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枯水期或丰水期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在地下水监测中,可以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A、综合水样B、瞬时水样C、混合水样D、平均水样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在地甲病区,地下水监测应增测碘化物。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在地下水监测中,可以将现场测定后的剩余水样作为实验分析样品送往实验室。A对B错
单选题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 )。A一次(枯水期)B二次(平、枯水期)C二次(丰、平、枯水期)D二次(丰、枯水期)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位的测定应每年监测两次,丰水期、枯水期各一次。A对B错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温每年1次,可与丰水期水位监测同步进行。A对B错
单选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A综合水样B瞬时水样C混合水样D平均水样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在地甲病区,地下水监测应增测碘化物。A对B错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时,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每年必须对丰、平、枯水期进行测定。A对B错
单选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背景值监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采样1次进行监测。A枯水期B平水期C丰水期D枯水期或丰水期
判断题《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规定,地下水水质监测通常采集瞬时水样。A对B错
单选题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规定,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