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比幅式单相阻抗继电器∣(Z-B)/(Z-A)∣k,当k=1时,其轨迹为直线ab的中垂线;当k≠1时,其轨迹为园。(设在阻抗平面上相量A和B的末端为a、b两点)

对于比幅式单相阻抗继电器∣(Z-B)/(Z-A)∣>k,当k=1时,其轨迹为直线ab的中垂线;当k≠1时,其轨迹为园。(设在阻抗平面上相量A和B的末端为a、b两点)


相关考题:

对于JK型触发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J=1,K=1时具有计数的功能B、当J=1,K=0时,Q[n+1]=1C、当J=0,K=0时,Q[n+1]=0D、当J=1,K=1时Q[n+1]=1

当试验电源不是50Hz时,调整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灵敏角,较准确的方法是( )。A.调整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角使其等于线路阻抗角;B.利用U2K与I2K相角分别等于60°及90°时的动作阻抗计算出灵敏角;C.以上三个方法均有不足。

Jd4A3231 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K应按线路实测的正序阻抗Z1和零序阻抗Z0,用式( )计算获得,实用值宜小于或接近计算值。(A)K=(Z0+Z1)/3Z1 ;(B) K=(Z0+Z1)/3Z0;(C)K=(Z0-Z1)/3Z1;(D)K=(Z0-Z1)/3Z0。

阻抗继电器一般可分为()。A单相阻抗继电器B多相距离继电器C测距式距离继电器D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

接地距离保护的零序电流补偿系数K应按线路实测的正序阻抗Z1和零序阻抗Z0,用式()计算获得,实用值宜小于或接近计算值。A、K=(Z0+Z1)/3Z1;B、K=(Z0+Z1)/3Z0;C、K=(Z0-Z1)/3Z1;D、K=(Z0-Z1)/3Z0。

一变压器变比K=2,当二次阻抗折算到一次阻抗时,要乘以()。A、1;B、2;C、4;D、1/4。

当()继电器得电时,新风阀门关闭。A、35K01B、35K03C、41K01D、41K06

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从动件的行程速比系数()时,机构必有急回特性。 A、K>0B、K>1C、K<1D、K=1

一变压器变比K=2,当二次阻抗折算到一次阻抗时,要乘以()A、1B、2C、4D、1/4

距离继电器可分为哪几类()A、单相阻抗继电器B、多相距离继电器C、测距式距离继电器D、工频变化量距离继电器

对于比幅式单相阻抗继电器∣(Z-B)/(Z-A)∣k,当k≠1时,其轨迹为()。(设在阻抗平面上相量A和B的末端为a、b两点)A、圆B、直线ab的中垂线

在F[x]中,当k为多少时,不可约多项式p(x)是f(x)的重因式?()A、k1B、k1C、k2D、k≥2

对于具有臂架平衡系统及载重升降补偿装置的变幅机构,其制动安全系数工作状态下应取()。A、K1.25B、K1C、K2D、K1.5

距离继电器可以分为()。A、单相阻抗继电器B、多相阻抗继电器C、测距式距离继电器

当()继电器得电时,新风阀门关闭。A、35K01B、35K03C、41K01

当“BUS XFR”电门放于AUTO位,哪些控制有自动转换功能()A、GCR;AGCRB、BTB;DC连接继电器;TRU3C、APB;EPCD、RCCB;K1;K2;K3;K5;K8

JCRC-24.7K/7.5K型二元差动继电器为()直流二元重力返回式继电器

对动作条件为βArg(Z-B)α的单相阻抗继电器,当α、β等于何值时,演变为电抗继电器?()A、β-α=180°B、β-α=180°且α=180°、β=360°C、β-α=180°D、其它

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加到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上零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角φK取决于()的阻抗角。

当BAT供电时,以下哪个继电器断开()。A、BAT BUS ALT(.K1)B、STBY DC ALTN RELAY(K3)C、STBY NORMAL(K5)D、SW HOT BAT BUS RELAY(K8)

距离继电器可以分为3类,分别是单相阻抗继电器、多相阻抗继电器和测距式距离继电器。

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中含有由过渡电阻产生的附加测量阻抗,当附加测量阻抗呈容性时,该阻抗继电器处在()。A、送电侧B、受电侧C、送电侧或受电侧

设Z1、Z0分别表示线路的正序、零序阻抗,对于接于相电压、相电流用以测量单相接地故障的阻抗继电器,其Zj=UФ/Iф(HK),式中的补偿系数为()。

单相补偿式距离继电器称为“第I类阻抗继电器”;多相补偿式继电器则称为“第Ⅱ类阻抗继电器”。

接地阻抗元件要加入零序补偿K。当线路Z0=3.7Z1时,K为()。A、0.8;B、0.75;C、0.9;D、0.85。

单选题当()继电器得电时,新风阀门关闭。A35K01B35K03C41K01

单选题相间距离保护的阻抗继电器采用0°接线的原因是( )。A能正确反应K(3)、K(2)、K(1,1)B能正确反应K(3)、K(2),但不能反应K(1,1)、K(1)C能正确反应K(3)、K(2)、K(1)D能反应各种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