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同一支铰刀,欲铰削差异微小之孔径时,宜选用()。A、螺旋铰刀B、固定铰刀C、调整铰刀D、梅花铰刀

使用同一支铰刀,欲铰削差异微小之孔径时,宜选用()。

  • A、螺旋铰刀
  • B、固定铰刀
  • C、调整铰刀
  • D、梅花铰刀

相关考题:

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由于工件弹性变形的影响,容易出现()现象。 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

铰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铰刀转速太高,容易出现()现象。 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

铰削EQ6100-1气门座时,应选用( )铰刀铰削15°上斜面。A.45°B.75°C.15°D.25°

铰削之孔径为16公厘时,其铰削裕量以约0.4~0.5公厘较适当

用高速钢铰刀铰削铸铁时,由于铸铁内部组织不均引起振动,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D、孔径可能收缩,也可能扩张

用高速钢铰刀铰削铸铁时,由于铸铁内部组织不均引起振动,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

在铰削时若铰削余量过小,则()。A、铰削精度高B、铰刀寿命长C、铰刀口啃刮严重D、铰刀磨损轻

选择铰孔余量时应考虑到铰孔精度,表面粗糙度、孔径的大小、材料软硬和()等。A、工件体积大小B、铰削速度C、铰刀类型D、退刀速度

铰削加工时,铰出的孔径可能比铰刀实际直径小,也可能比铰刀实际直径大。

孔径小于20mm的精加工孔,,应尽量使用浮动夹头铰削加工。孔径大于等于20mm的精加工孔,必须使用浮动铰刀或装刀后经过“圆度”找正确认后的铰刀加工。精铰孔时,一般(),可获得良好的孔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精镗孔时,应先试镗,测量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A、先钻后铰B、先扩后铰C、先镗后铰

大量生产时之铰削,宜选用何种材质铰刀()。A、高碳钢B、高速钢C、合金工具钢D、碳化物

铰削有键槽之孔时,宜选用()。A、螺旋铰刀B、活动铰刀C、锥度铰刀D、膨胀铰刀

铰孔工作之铰削与退出,其铰刀均应以同一方向旋转。

使用同一支铰刀,欲铰削差异微小之孔径时,宜选用()。A、螺旋铰刀B、固定铰刀C、调整铰刀D、梅花铰刀

铰削铸铁工件一般不加切削液,需要时可加煤油,但铰出的孔径略大于铰刀的尺寸。

高速铰削和铰削较硬的材料时,常采用()机用铰刀。

选择铰削余量时,不需考虑()。A、铰孔精度B、表面粗糙度C、孔径大小D、铰刀硬度

螺旋形铰刀较直刃形铰刀之铰削效果为佳。

铰削有键槽之孔时,直选用()。A、螺旋铰刀B、活动铰刀C、锥度铰刀D、膨胀铰刀

切削剂之选用与()最有关。A、铰刀材质B、铰削深度C、铰孔孔径D、工件材质

孔径10公厘,其手工铰削之铰削裕量小于机械铰削的裕量。

铰削EQ6100-1气门座时,应选用()铰刀铰削15°上斜面。A、45°B、75°C、15°D、25°

选用新铰刀铰削工件时,最好选用切削润滑油。

为求孔径精确,钻孔后宜用铰刀铰孔。

单选题用高速钢铰刀铰削铸铁时,由于铸铁内部组织不均引起振动,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

单选题用高速钢铰刀铰削铸铁时,由于铸件内部组织不均引起振动,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D不确定

单选题用高速钢铰刀铰削铸铁时,由于铸铁内部组织不均引起振动,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D都是

单选题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削塑性金属材料时,由于工件弹性变形的影响,容易出现()现象。A孔径收缩B孔径不变C孔径扩张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