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投产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率容量应在三次循环内达到()。A、C1B、C3C、C5D、C10

新投产蓄电池组按规定的试验方法,10h率容量应在三次循环内达到()。

  • A、C1
  • B、C3
  • C、C5
  • D、C10

相关考题:

蓄电池进行容量试验时,放电电流应不超过10H率的电流。() A.错误B.正确

通信局(站)用低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进行容量测试的周期为()。 A.新建蓄电池组在投入使用前B.投产后,每年应完成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C.投产后,每3年完成一次容量试验,使用满6年后,应每年完成一次容量试验D.搁置存放超过3个月后

对新入院患者,管床医师应在入院( )查看患者 A、6H内B、8H内C、10H内D、12H内

做制动器材片磨损试验时,圆盘温度应在()转内达到规定的试验温度。

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试验中,若经过三次全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其额定容量的()℅以上,则应安排更换80 $;$70 $;$75 $;$90

【电气试验】78、( )若经过三次全核对性放充电,蓄电池组容量均达不到其额定容量的85%以上,则应安排更换。

蓄电池组若连续三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 ),应加强监视,缩短单个电池电压普测周期。0.85$; $0.9$; $0.95$; $1

若站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连续( )充放电循环后,仍达不到额定容量的(),应加强监视,缩短单个电池电压( )。两次、100%、抽测周期 $; $三次、80%、抽测周期$; $三次、100%、普测周期 $; $三次、80%、普测周期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的开路电压和10h率容量测试有一项数据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此组蓄电池应为不合格。

蓄电池组容量试验,容许进行三次充放电循环,以下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放电电流为15AB、10h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不应低于0.95C10C、第三次循环应达到额定容量D、单体2V的阀控式密封蓄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应达到1.8V。

计算题:一直流电源装置,蓄电池组容量为20A²h,现以10h放电率电流进行活化,求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值?

以UPS系统的额定容量大小的负载对电池组进行全容量放电试验,放电终了时折算容量应能达到电池组额定容量的()以上。A、85%B、90%C、95%

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规定,工程项目通过达标投产考核,得分率应在()%及以上。A、80B、85C、90D、95

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备用电源由1个或多个可充电的蓄电池组成时,蓄电池的充电装置的容量最低要求应在多少时间内将蓄电池组充至所要求的容量?()A、 2hB、 4hC、 6hD、 10h

蓄电池进行容量试验时,放电电流应不超过10h放电率的电流。

阀控铅酸蓄电池组件由4个单体容量为()的蓄电池组成,该组件最大容量可以达到()。

电池组在5次充放电循环内,当温度为25度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10H放电容量的95%。

通信局(站)用低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进行容量测试的周期为()。A、新建蓄电池组在投入使用前B、投产后,每年应完成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C、投产后,每3年完成一次容量试验,使用满6年后,应每年完成一次容量试验D、搁置存放超过3个月后

蓄电池进行容量试验时,放电电流应不超过10H率的电流。()

铅酸蓄电池初充电国家标准规定,在第()次循环内应达到10h放电率容量的95%以上,否则说明该组蓄电池有问题。A、3;B、4;C、5;D、7。

蓄电池组应按表中规定的放电电流和放电终止电压规定值进行容量试验,蓄电池组应进行()次充放电循环,10h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应不低于0.95C10,在第3次循环内应达到C10。A、一B、两C、三D、四

蓄电池组应按表中规定的放电电流和放电终止电压规定值进行容量试验,蓄电池组应进行三次充放电循环,()h率容量在第一次循环应不低于0.95C10,在第3次循环内应达到C10。A、9B、10C、11D、12

单选题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备用电源由1个或多个可充电的蓄电池组成时,蓄电池的充电装置的容量最低要求应在多少时间内将蓄电池组充至所要求的容量?()A 2hB 4hC 6hD 10h

判断题《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的开路电压和10h率容量测试有一项数据不符合本规范的规定时,此组蓄电池应为不合格。A对B错

判断题电池组在5次充放电循环内,当温度为25度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10H放电容量的95%。A对B错

判断题蓄电池进行容量试验时,放电电流应不超过10H率的电流。()A对B错

多选题混凝土抗冻试验(慢冻法)中,冻融循环出现下列哪种情况之一时,可停止试验()。A已达到规定的循环次数B抗压强度损失率已达到25%C质量损失率已达到10%D质量损失率已达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