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中,清洗电极杯需要使用()。A、溶剂汽油B、洗涤剂C、自来水D、去离子水

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中,清洗电极杯需要使用()。

  • A、溶剂汽油
  • B、洗涤剂
  • C、自来水
  • D、去离子水

相关考题:

以下关于绝缘油介质损耗检测,说法正确的是()。A、注入电极杯内的试油,应无气泡及其他杂质B、各电极应保持同心,各间隙的距离要均匀C、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的正负1℃时,应在10min内开始测量损耗因数D、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间的绝缘电阻,应为测量设备绝缘电阻的100倍以上,各芯线与屏蔽间的绝缘电阻,一般应大于50~100兆欧

测量介质损耗因数,通常不易发现()。A、整体受潮B、绝缘油劣化C、小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D、大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

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相邻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大于较大值的35%。

击穿强度高,介质损耗因数tgδ小的绝缘油,体积电阻一定小。

取两次有效测定值中较小的值作为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的测定结果。

全自动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试仪支撑电极的绝缘材料应具有()性能。A、较好机械强度B、高体积电阻率C、低体积电阻率D、高介质损耗因数

全自动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仪测试电极杯内外电极同心度偏差小于()。A、0.03mmB、0.04mmC、0.05mmD、0.06mm

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检测中,()电极杯应进行解体清洗。A、新使用B、长期不用C、受污染的D、使用频繁的

绝缘油介质损耗检测时,电极杯解体清洗的步骤包括()。A、拆洗电极杯B、干燥电极杯C、装配电极杯D、检查电极杯

《变电检测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试验细则》中规定,若试验结果超标,结合绝缘电阻、()等试验项目结果综合判断。A、绝缘油试验B、耐压C、红外成像D、高压介损

测量绝缘油的介质损耗因数时,汕温一般为()后在测量。A、90℃B、室温C、0℃D、50℃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时,首先用试油冲洗电极杯()次。A、1B、2C、3D、4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时,干燥电极杯的烘箱温度可以设置为()℃。A、100B、105C、110D、120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干燥电极杯时,因电极杯某些材料可能会老化,在加热105~110℃的烘箱中充分烘干且不超过()。A、60minB、90minC、120minD、180min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以()次有效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试样的介质损耗因数。A、1B、2C、3D、4

相对介质损耗因数和电容量比值检测仪器要求主要技术指标中,介质损耗因数:−1~(),±(标准读数绝对值×0.5%+0.001)。A、1B、2C、3D、4

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时,在温度达到试验温度时,应在()内开始测量损耗因数。A、5minB、10minC、15minD、20min

500kV设备,其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应小于等于()。A、0.02B、0.03C、0.04D、0.05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检测,如果在该试样上已测过介质损耗因数,则测量电阻率之前应短接两电极()s。A、20B、40C、60D、80

以下关于全自动绝缘油介质损耗测试仪测试电极杯,说法正确的是()。A、采用三电极、内外电极双控温结构B、电极间距为2mm正负0.05mmC、内外电极同心度偏差小于0.05mmD、可实现自动进排油

绝缘油击穿电压检测时,新油杯或未按正确方式存放较长一段时间的油杯,使用前应用()清洗油杯且晾干。A、丙酮B、石油醚溶剂C、乙醇D、甲醇

对于SF6断路器断口间并联电容器电容量和介质损耗因数检测说法错误的是()A、容量初值差不超过±5%(警示值)B、介质损耗因数油浸纸≤0.006C、介质损耗因数膜纸复合≤0.0025D、对于瓷柱式断路器,与断口一起测量

绝缘油介质损耗因数检测需要使用的试剂包括()。A、石油醚B、正庚烷C、磷酸三钠D、去离子水

绝缘油的介质损耗

套管检测项目包括哪些()。A、红外热像检测B、高频局部放电检测C、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D、相对电容量比值

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

套管相对介质介质损耗因数初值宜选取:设备()下的介质损耗因数为合格,带电后立即检测的数值作为初值。A、停电状态B、冷备用状态C、热备用状态D、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