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A、1000MΩB、2000MΩC、2500MΩD、3000MΩ

串联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

  • A、1000MΩ
  • B、2000MΩ
  • C、2500MΩ
  • D、3000MΩ

相关考题:

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通过向线路上串联( )实现对特高压线路感性阻抗的补偿。A.电容器B.电抗器C.电阻D.电容器和电抗器

串联补偿装置检修时,应先合上串联补偿平台两侧接地开关,接地放电时间不少于( )分钟,接触电容器前还需对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5 $; $10 $; $15 $; $20

对具有串联电容器装置补偿输电线路采用强行补偿措施可以提髙暂态稳定水平,具体的鰣是()。A.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罝内切除部分并联电容器;B.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部分串联电容器;C.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全郜电容器;D.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短接全部电容器,

串联电容器欠补偿指串联电容器()小于被补偿线路的感抗。

串联补偿装置出厂验收,电容器单元极对外壳绝缘电阻不应小于()MΩ。A、1000B、2500C、5000D、10000

进行电力电容器的极间耐压时,通常采用补偿的方法,当试验变压器的电压满足要求,而容量不足时,采用()。A、并联补偿B、串联补偿C、串联并联补偿D、电阻补偿

关于串联补偿装置的串联电容器例行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要求逐台进行测量B、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2500MWC、电容量与出厂值的差异不超过±5%D、试验基准周期为3年

电力电容器作为补偿装置有串联和并联补偿两种方法。

串联补偿装置最主要的保护是防御系统短路的过电流保护和串联补偿电容器组内部故障的保护。

根据《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关于串联补偿装置的串联电容器例行试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试验基准周期为3年;B、电容量与出厂值的差异不超过±5%;C、要求逐台进行测量;D、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2500MW。

无功补偿电容器装置,为了限制谐波和合闸涌流,应装设()A、并联电抗器B、阻尼电阻器C、串联电抗器

关于并联电容器组绝缘电阻试验,正确的是()。A、包括高压并联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B、集合式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C、有6支套管的三相集合式电容器,应同时测量其相间绝缘电阻D、用2500V兆欧表测量

并联电容器组交接试验中,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使用2500V摇表,绝缘电阻不低于2000MΩ。

并联电容器组交接试验,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测试应用使用2500V摇表,绝缘电阻不低于()MΩ。A、1000B、1500C、2000D、2500

串联补偿装置出厂验收中的电容器试验验收项目有电容器单元极对外壳绝缘电阻测量、()、电容器单元电容量测试、电容器介质的平均场强、电容器单元的耐爆容量。A、残压试验B、极对壳交流电压试验C、局部放电试验D、工频参考电压试验

下列有关用于串联补偿的串联电容器说法正确的是()。A、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2500MΩB、电容量与出厂值的差异不超过±5%C、更换的新电容器的电容量以及更换后整组的电容量,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D、以上都是

串联补偿装置交接试验,测量电容器绝缘电阻应在电极对()之间进行,应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500MΩ。A、套管B、外壳C、套管芯棒D、引线

并联电容器组交接试验,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MΩ。A、1000B、2000C、3000D、4000

牵引变电所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应不低于()。A、2000MΩB、1500MΩC、1000MΩ

组架式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和交流滤波电容器的极对壳绝缘电阻要求不低于()MΩ。A、1000B、2000C、2500D、5000

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交流滤波电容器的试验项目包括()。A、极对壳绝缘电阻B、电容值C、并联电阻值测量D、渗漏油检查

组架式高压并联电容器、串联电容器和交流滤波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可以整组进行。()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可分为极间绝缘电阻和双极对壳的绝缘电阻。

串联电容器,要求逐台进行测量,极对壳绝缘电阻不低于()。

对具有串联电容器装置补偿输电线路采用强行补偿措施可以提高暂态稳定水平,具体的做法是()A、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部分并联电容器B、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部分串联电容器C、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切除全部电容器D、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内短接全部电容器

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通过向线路上串联()实现对特高压线路感性阻抗的补偿。A、电容器B、电抗器C、电阻D、电容器和电抗器

单选题特高压串联补偿装置通过向线路上串联()A电容器B电抗器C电阻D电容器和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