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A、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B、减少经济建设支出C、提高个税起征点D、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是()

  • A、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 B、减少经济建设支出
  • C、提高个税起征点
  • D、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

相关考题:

针对图3所反映的现象,回答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8分)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党中央和国务院启动了4万亿的政府主导性投资计划,以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则这次行政决策属于( )。A.经验决策B.科学决策C.国家决策D.地方决策

阐述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如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指出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见成效的主要启示。

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台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不包括下列哪项?( ) A.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B.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C.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后劲 D.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__________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以本国经济增长为相关国家和经济体__________困境提供市场和资金支持,进而在国际危机治理和国际机构改革进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改善了国际形象,提升了道义感召力,国际社会开始重新__________中国发展模式。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凸显 摆脱 审视 B.显现 走出 注视 C.表明 远离 注意 D.突显 去除 思考

我国在1998—2004年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成功实施了( )。A.积极的财政政策B.稳健的财政政策C.中性财政政策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实施( )。A.积极的财政政策B.稳健的财政政策C.中性财政政策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_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的优越性,中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以本国经济增长为相关国家和经济体_困境提供市场和资金支持,进而在国际危机治理和国际机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改善了国际形象,提升了道义感召力,国际社会开始重新_中国发展模式。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凸显 摆脱 审视B.显现 走出 注视C.表明 远离 注意D.突显 去除 思考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风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A:全面增税B:全面减税C:结构性减税D:结构性增税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开始实施()。A:积极的财政政策B:稳健的财政政策C:中性财政政策D: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一、题目 试述我国如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一、背景与答题要求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以来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人群体的收入水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请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 (二)凯恩斯扩张性财政政策理论的要点 (三)2008 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及其贯彻执行的简要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召开的大型国际会议都以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如20国集团伦敦和华盛顿峰会、APEC秘鲁利马会议、欧元区15国首脑巴黎峰会、第七届亚欧首脑北京峰会,等等。这些会议都以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讨论救市方案。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B、建立国际新秩序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C、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D、大国之间形成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两大规划是()A、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B、扩大内需的十条规划和十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C、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规划D、扩大内需和保障就业规划

2008年11月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A、从紧B、稳健C、适度宽松D、宽松

2008年11月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

G20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发挥了重要作用。A、应对金融危机B、促进世界经济复苏C、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制改革D、解决地区争端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说明主要说明政府通过财政()A、促进社会公平B、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扩大内需是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结合材料,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立足点。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谋划早,出手快,出拳重,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总体工作思路。A、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C、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D、促进引进外商投资E、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健康发展,制定了《外汇管理条例》。A、国民经济B、涉外经济C、外汇市场D、中外经济

单选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同的是进行了( )。A全面增税B全面减税C结构性减税D结构性增税

问答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我们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多次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需求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表明中国的应对思路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是积极有效的。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单选题为了加强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健康发展,制定了《外汇管理条例》。A国民经济B涉外经济C外汇市场D中外经济

填空题2008年11月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

单选题2008年11月初,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了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的货币政策。A从紧B稳健C适度宽松D宽松

多选题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科学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谋划早,出手快,出拳重,适时调整经济工作部署,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的总体工作思路。A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B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C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D促进引进外商投资E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