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容式消弧线圈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00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10%;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

调容式消弧线圈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00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10%;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


相关考题:

油浸式消弧线圈铁心对地绝缘电阻测试,不小于1000MΩ。

为什么电容器不要求测极间绝缘电阻,而要求测双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调气隙式消弧装置的残流等于消弧线圈当前档位下补偿电流与电容电流之差。()

消弧装置(调容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磁阀式)B类检修项目包括:()A、阻尼电阻定期维护检查;B、消弧线圈定期维护;C、控制器的定期检查;D、接地变定期维护;

调容式、调气隙式、直流偏磁式、磁阀式消弧装置,每隔()年对阻尼电阻进行B类检修,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并重新紧固、检查接线是否松动并紧固接线端子、测量阻尼电阻值、对阻尼电阻上加电压到一定值时可控硅导通电压无法继续升高。A、 3B、 6C、 12

机车信号接收线圈与其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

机车接收线圈与其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A、0.2MΩB、1MΩC、2MΩD、3MΩ

集合式电容器相间和极对壳绝缘电阻应()。A、≥100MΩB、≥500MΩC、≥1000MΩD、≥2000MΩ

消弧线圈关键点见证标准卡中电容器(调容式),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10%;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A、1000B、1200C、1500D、2000

消弧线圈调容柜外观检查时,元件外壳、漆层应无损伤、裂纹或变形、渗油。

并联电容器组交接试验中,放电线圈绝缘电阻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铁心和外壳的绝缘电阻不小于800MΏ。

消弧线圈关键点见证标准卡规定,阻尼电阻、并联电阻的验收标准包括()。A、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齐全B、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00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10%;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C、外观无破损、开裂、变形D、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消弧线圈关键点见证标准卡规定,电容器(调容式)的验收标准包括()。A、出厂试验报告、合格证齐全B、外观无缺损、鼓肚变形,无渗油C、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00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10%;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D、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并联电容器组交接试验中,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使用2500V摇表,绝缘电阻不低于2000MΩ。

消弧线圈关键点见证标准卡中电容器(调容式),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2000MΩ;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5%~+()%;极对外壳工频耐压试验合格。A、5B、10C、15D、20

消弧线圈绝缘电阻不小于200MΩ;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油浸式消弧线圈阻尼电阻、并联电阻试验,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

直流电压在110V及以上的中间继电器一般应有符合()要求的消弧回路:()。A、不得在它的控制触点上并接电容、电阻回路实现消弧B、用电容或反向二极管并在中间继电器线圈上作消弧回路,在电容及二极管上都必须串入数百欧的低值电阻,以防止电容或二极管短路时将中间继电器线圈回路短接。消弧回路应直接并在继电器线圈的端子上C、选用的消弧回路所用反向二极管,其反向击穿电压不宜低于1000V,禁止低于600VD、注意因并联消弧回路而引起中间继电器返回延时对相关控制回路的影响

消弧线圈中调容与相控式装置内的电容器外壳无鼓肚、膨胀变形、渗漏油,无异常过热。

消弧线圈成套装置主要附件电容器巡视,调容与相控式装置内的电容器外壳应()。A、无鼓肚B、无膨胀变形C、无渗漏油D、无异常过热

消弧线圈关键点见证标准卡规定,滤波电容、电抗(相控式)的验收标准包括()。A、工频耐压、接触电阻符合器件技术标准B、外观无破损、开裂、变形C、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电容值、电抗值应满足设计要求D、密封面光洁、无凹凸点,箱沿平整

高压/干式并联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应()。A、≥100MΩB、≥500MΩC、≥1000MΩD、≥2000MΩ

牵引变电所电容器极对壳绝缘电阻应不低于()。A、2000MΩB、1500MΩC、1000MΩ

920电容器两极对外壳的绝缘电阻应()年测()次,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MΩ

测量电容器绝缘电阻的目的主要是初步判断电容器()。A、充放电特性B、吸收比C、两极绝缘状况D、两极对外壳之间的绝缘状况

判断题机车信号接收线圈与其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A对B错

单选题机车接收线圈与其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A0.2MΩB1MΩC2MΩD5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