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公约》就公约的适用和劫机犯罪做出了具体明确的定义。

《东京公约》就公约的适用和劫机犯罪做出了具体明确的定义。


相关考题:

有关空中劫机的公约有()。 A.国际民用航空公约B.东京公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最早规定“对劫机犯进行‘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法律文件是()中规定的。A.1963年《东京公约》B.1970年《海牙公约》C.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D.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

《东京公约》和《海牙公约》签订后,国际上的劫机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因此,1971年9月国际民航组织在加拿大签订了()。A.《蒙特利尔公约》B.《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国际公约》D.《芝加哥公约》民航安检员上册

反劫机《北京公约》生效后,在新公约的当事国中取代了()。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芝加哥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国际民航组织曾制定的反劫机公约有()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D.《北京公约》E.《芝加哥公约》

第一个反劫机公约是签订于东京的(  )。 A.《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B.《关于在航空器内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C.《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器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D.《制止在国际民用机场发生的非法暴力行为的议定书》

规定劫持航空犯罪,又被称为劫机公约的是()A、《海牙公约》B、《东京公约》C、《芝加哥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明确规定对劫机犯罪予以10年以上刑期的严刑惩治。

《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是三部专门适用于民航安保的国际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是一个专门惩治劫机犯罪的国际航空刑事公约。

“关于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芝加哥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为了打击和惩治利用民用航空器犯罪的活动,保证民航运输和旅客人身财产安全,我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有:().A、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B、芝加哥公约,华沙公约,海牙公约C、东京公约,华沙公约,芝加哥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芝加哥公约,华沙公约

第一部明确机长权利的航空保安公约是:()A、《海牙公约》B、《东京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首次正式提出了对于劫机犯罪的“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

《海牙公约》缔结的原因在于()。A、60年代末70年代初“空中劫持”事件大量增加B、爆炸、破坏地面航空器和航行设施事件增多C、东京公约没有制裁劫机犯的法律条文D、东京公约没有制裁破坏地面航空器和航行设施的法律条文

劫机犯罪的国际性表现在:()A、劫机犯罪具有严重的国际危害性B、劫机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犯罪C、劫机犯罪受国际航空刑事公约所打击D、劫机犯罪具有跨国性

最早规定,对劫机犯进行‘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的法律文件是()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D、蒙特利尔议定书

《海牙公约》创立的“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也是公约惩治劫机犯罪的主要措施。

首次规定了机长处理机上违法犯罪行为权力的公约是()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华沙公约》D、《日内瓦公约》

1963年东京公约是第一个对劫持航空器犯罪作出规定的国际公约,但它并不专门针对劫机犯罪。

国际民航组织制定的第一部专门规定反劫机的公约是:()A、《海牙公约》B、《东京公约》C、《蒙特利尔公约》

东京公约》和《海牙公约》签订后,国际上的劫机案件仍然层出不穷。因此,1971年9月国际民航组织在加拿大签订了()。A、《蒙特利尔公约》B、《国际民用航空公约》C、《国际公约》D、《芝加哥公约》

“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是()。A、《东京公约》B、《海牙公约》C、《芝加哥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确立机长对航空器内犯罪的管辖权”的公约是()。A、《芝加哥公约》B、《海牙公约》C、《东京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单选题规定惩处劫机活动的公约是()A《巴黎公约》B《海牙公约》C《东京公约》D《芝加哥公约》

单选题确定“飞行安全”是犯罪侵害对象的是()A《蒙特利尔公约》B《东京公约》C《海牙公约》D《巴黎航空公约》

单选题专门将“空中劫持”定义为一种单一罪名得国际犯罪的公约是()A《东京公约》B《芝加哥公约》C《海牙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