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读到“元和十年(851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矛盾,通过翻阅有关工具书后提出:“‘元和十年(851年)’应为‘元和十年(815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  )。[2015年真题]A点校法B他校法C读校法D折校法

单选题
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读到“元和十年(851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矛盾,通过翻阅有关工具书后提出:“‘元和十年(851年)’应为‘元和十年(815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  )。[2015年真题]
A

点校法

B

他校法

C

读校法

D

折校法


参考解析

解析:
他校法是在对校样内容存在疑问时,利用内容相关的其他权威文献(包括工具书和各类法规、标准、规范)来判断正误的校对方法。他校法的功能在于释疑,通常用于解决文字、引文、数据、事实、日期、术语、公式之类的问题。

相关考题:

关于“三校一读”制度,说法正确的有( )。 A.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由责任校对、作者和责任编辑各校对一次B.任何书刊的校对都不能少于三个校次,重点图书还应适当增加校次C.三个校次都必须采用折校方式进行校对D.终校后应至少进行一次通读检查E.如编辑或作者已经通读校样,责任校对可不再通读

“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包括( )等。A.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印B.重点书刊要增加校次C.一本书刊的校样必须由三个人校对D.责任校对必须通读一校样E.终校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校对人员在通读校样时读到“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由校书郎出任周至县县尉”,后又读到“元和九年(851年),白居易又被贬为江州司马”,校对人员发现,这两个年份之间有明显矛盾,于是他通过翻阅大量工具书,最后提出疑问:“‘元和九年(851年)’应为‘元和十年(815年)’。”该校对员所使用的校对方法为( )。A.点校法B.折校法C.读校法D.他校法

"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包括()等。A、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后才能付印B、重点书刊要增加校次C、一本书刊的校样必须由三个人校对D、责任校对必须通读一校样E、终校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校对人员发现原稿中的差错,要用铅笔将差错圈出来在校样空白处提出疑问。这项工作()。A、只需在通读时进行B、各个校次和通读检查时都要进行C、只需在初校时进行D、三校时不宜进行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A、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B、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D、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下列对图书校对工作的安排,错误的有()。A、指定一名具有一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B、校样在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后即付印C、终校由外社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兼任D、责任校对通读初校样后即安排付印E、专业校对不少于三个校次

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正确的有()。A、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B、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D、对片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E、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多选题关于“三校一读”制度, 说法正确的有 ( )。A任何书刊的校样都必须由责任校对、 作者和责任编辑各校对一次B任何书刊的校对都不能少于三个校次, 重点图书还应适当增加校次C三个校次都必须采用折校方式进行校对D终校后应至少进行一次通读检查E如编辑或作者已经通读校样, 责任校对可不再通读

多选题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正确的有(  )。A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B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D完成对片后还不能进入印制环节E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多选题通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通读前,校对人员应了解此前校样已经完成的校对、改版过程及校对质量B通读过程中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样C通读时,要消灭校样上遗留的各种差错D校对人员发现是非差错,通过质疑的方式用色笔标注在校样上,待通读完成后交给编辑处理E承担校样通读工作的校对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校对工作经验

多选题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4年真题]A初校、二校、三校、通读需要依次进行B誊样可以穿插在初校、二校或三校完成之后进行C通读是对照原稿通篇审读校样,在三校后进行D核红又称“过红”,在对每份新校样完成校对后进行E文字技术整理在校样校对完毕后进行

多选题关于校样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有(  )。[2011年中级真题]A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B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C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D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E通读过程中,有时需要查核原稿

单选题关于校对工作中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读是校对人员通过阅读原稿检查校样B通读的重点是校异同,兼顾校是非C通读可以代替编辑的一次读样D通读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要消灭校对过程中遗留的各种错误

多选题下列对图书校对工作的安排,错误的有()。A指定一名具有一级校对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对人员为责任校对B校样在经过初校、二校、三校后即付印C终校由外社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兼任D责任校对通读初校样后即安排付印E专业校对不少于三个校次

单选题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错误的是()。A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B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D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单选题校对人员发现原稿中的差错,要用铅笔将差错圈出来在校样空白处提出疑问。这项工作()。A只需在通读时进行B各个校次和通读检查时都要进行C只需在初校时进行D三校时不宜进行

多选题关于校样通读的说法,正确的有()。A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B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C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D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E通读过程中,有时需查核原稿

多选题关于校样通读,说法正确的有( )。A通读不使用折校法,而使用本校、他校、理校法B责任编辑应通读校样C初校人员应通读初校样D通读时发现错误,责任校对应直接改正E通读过程中,有时需核对原稿

单选题关于校对的职责,表述错误的是(  )。A共同职责是校异同和校是非B初校职责是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校异同的任务,做到灭错率在规定值之内,同时兼顾校是非C通读职责是脱离原稿通读、检查校样,重点做好校异同工作,兼顾校是非D责任校对的职责包括参与各校次校对、检查校改质量、负责文字技术整理、通读付印样

多选题下列关于校对工序的表述,正确的有()。A从初校开始,校对者就要履行校异同和校是非的职责B初校、二校不能使用同一份校样C通读是指脱离原稿审读校样,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D对片只能由责任校对承担E改样后的新校样都应首先依据前次校样进行核红

多选题“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包括( )等。A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B重点书刊要增加校次C一本图书(或期刊)的校样可以由一个人包校D终校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E责任校对必须通读一校样

多选题下列有关校次间核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校次间核红是将排版单位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作者修改过的原版稿进行核对B在常用的初校、二校连续进行的校对操作模式中,改版后再三校和通读,因此通常由三校人员在对照原稿校对之前核红C若采用校对一次就改版一次的操作模式,二校人员必须先核红再校对,而三校则应该先将新校样与前两次校样都进行核对D如果通读放在三校改版之后,通读人员须先将改版后输出的新校样与前面几次的校样都进行核对,然后再通读E如果采用人机结合校对的操作模式,则不需要再进行校次间核红

多选题“三校一读”制度的内容包括(  )等。[2015年真题]A书刊必须至少经过三次校对和一次通读检查B重点书刊要增加校次C一本图书(或期刊)的校样可以由一个人包校D终校须由出版单位内具备中级及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E责任校对必须通读一校样

多选题关于校对基本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有( )等。A初校、二校可以使用同—份校样B初校的主要任务是校是非C通读的主要任务是校异同D校对二校样时,首先要根据初校样进行核红E誊样在校样退改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