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或氧气管道、富氧设备上及附近进行动火作业时,其氧含量至少()时为合格。A不大于10%B不大于15%C不大于20%D不大于21%

单选题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或氧气管道、富氧设备上及附近进行动火作业时,其氧含量至少()时为合格。
A

不大于10%

B

不大于15%

C

不大于20%

D

不大于21%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A.19.5%B.20.5%C.23.5%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A.23.5%B.19.5%C.21.5%D.爆炸下限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A、19%B、20%C、21%D、23.5%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 A、18%B、21%C、23.4%D、32%

储存氧气的容器、管道、设备应与动火点隔绝(加盲板),动火前应置换,保证系统氧含量不大于()%。 A.12.50%B.23.50%C.27.50%D.74.20%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多少?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

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90871-2014),下列关于动火作业的基本 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时,设备内氧含量不应超过 23.5% B.动火期间距动火点 30m 内不应排放可燃气体,距动火点 15m 内不应排放可燃液体 C.在动火点 10m 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不应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D.四级风以上(含四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 升级管理

高炉富氧时,在氧气管道中,干、湿氧气不应混送,但可交替输送。

储存氧气的容器、管道、设备必须与动火点隔绝(加盲板),动火前必须置换,保证系统氧含量不大于()(V/V)。A、19.5%B、21.5%C、23.5%D、24.5%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或氧气管道、富氧设备上及附近进行动火作业时,其氧含量至少()时为合格。A、不大于10%B、不大于15%C、不大于20%D、不大于21%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

下列说法不符合《炼铁安全规程》富氧鼓风要求的是()A、进入充装氧气的设备、管道、容器内检修,应先切断气源、堵好盲板,进行空气置换后经检测氧含量在18%-23%范围内,方可进行。B、对氧气管道进行动火作业,应事先制定动火方案C、检修后和长期停用的氧气管道,应经彻底检查、清扫D、连接富氧鼓风处,应有逆止阀和快速自动切断阀。吹氧系统及吹氧量应能近距离控制。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并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采用管道对煤气设备设施内部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可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氧气、富氧设备、管道、容器及其附近的氧含量小于或等于()%为合格。A、20B、21C、22D、23

某高炉使用的风量(鼓风湿分为1%)和氧量(氧气中纯氧含量为99.5%)分别为4200和6000,求富氧鼓风后的氧含量和富氧率?(说明:富氧量在冷风管道孔板后面)

在氧气生产区域及设备、管道动火作业时,氧气含量必须控制在()以下。A、18%B、20.93%C、23%

凡盛有或盛过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及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检测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含量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A、水蒸汽B、氧气C、可燃蒸汽D、空气

在设备、管道上动火时,氧气含量应控制在()以下;在生产区域或容器内动火时,应控制氧气含量在()。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A、10%B、15%C、20%D、25%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A、5%B、10%C、15%D、20%

单选题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A5%B10%C15%D20%

判断题采用管道对煤气设备设施内部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可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A对B错

判断题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A对B错

填空题在设备、管道上动火时,氧气含量应控制在()以下;在生产区域或容器内动火时,应控制氧气含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