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的公式是()。A、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数/8760)×100%B、Rs1=(1-1年中系统用户总停电小时数/8760)×100%C、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停电次数/8760)×100%D、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用电小时数/8760)×100%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计算的公式是()。

  • A、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停电小时数/8760)×100%
  • B、Rs1=(1-1年中系统用户总停电小时数/8760)×100%
  • C、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停电次数/8760)×100%
  • D、Rs1=(1-1年中系统用户平均用电小时数/8760)×100%

相关考题: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共有( )个。A.4B.5C.6D.7

计划检修模式下配电网中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是( )。A.检修、故障B.自然灾害、检修C.故障、增容D.增容、检修

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是对已运行或新设计的( ),在所用线路设备的情况下的供电可靠性做出评价、以此来判定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优劣。A.配电所B.架空线路C.配电变压器D.配电网

提升()的措施包括加强城市电网的主网架的建设、城市电网的分层分区运行、改进配电网的网架结构、提升配电网的装备水平A可靠性B可靠率C供电可靠性指标

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单位是供电可靠性指标计算和分析的基础,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为统计单位。

通过(),可以对现有配电网合理性进行分析,寻找配电网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对配电网改进措施。A配电网分析B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C供电可靠性评估

通过对不同周期内的平均停电次数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的变化情况A配电网设施管理水平B可靠性C供电可靠性

下列关于配电网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随着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供电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低B、发展速度快,且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较高C、对经济发展较好地区配电网设计标准要求高,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较高D、农网负荷季节性强

配电网络的供电方式主要决定于供电的可靠性,我国高压供电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式()。A、放射式B、树干式C、变压器—干线式D、链式E、环式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有哪些?

配电网调度集约化水平得到提升,配电网生产运行控制能力增强,显著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为保证供电可靠性工作的规范开展,各供电局应制定或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供电可靠性管理、配电网设备异动管理、计划停电管理、临时停电管理、配电网抢修管理等与供电可靠性管理紧密联系的工作流程。

10kV配电网多分段n联络接线优点是供电可靠性较高,可满足N-1的要求,易于组网。缺点是接线较为复杂,转供电操作()。A、简单B、复杂C、一般D、容易

配电网中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设备类别是变电。

计划检修模式下配电网中对供电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是()。A、检修、故障B、自然灾害、检修C、故障、增容D、增容、检修

配电网可靠性指标计算共有()个。A、4B、5C、6D、7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关于各类供电区域供电可靠性(RS-3)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配电网自愈主要解决“供电不间断”的问题,是对供电可靠性概念的延伸,其内涵要大于供电可靠性。

配电网供电安全标准的一般原则为:接入的负荷规模越大、停电损失越大,其供电可靠性要求越高、恢复供电时间要求()。

遵循《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要求,科学划分供电区域,明确可靠性目标,按照()、()、()和()的原则发展现代配电网。

配电网可靠性的评估是对已运行或新设计的(),在所用线路设备的情况下的供电可靠性做出评价,以此来判定该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优劣。A、配电所B、架空线路C、配电变压器D、配电网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规定,重点城市中心区10kV线路逐条进行可靠性计算分析,其他供电区域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典型区域并对区域内的10kV线路逐条进行可靠性计算分析。

2015~2020年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依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落实()等研究成果,紧扣供电可靠性,坚持(),统筹配电网建设和改造。

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自动化水平以及供电可靠性全部由高压断路器决定。

在配电网中实现馈线自动化具有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节省线路上的投资和减少电网运行与检修费用等优点。A、工作效率B、配电网安全运行水平C、资源利用率D、供电质量

论述提高城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判断题配电网调度集约化水平得到提升,配电网生产运行控制能力增强,显著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提高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