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试验,对于热容量值在9000~11000J/K的热量计,其极限值应不超过()J/K。A、40;B、50;C、60;D、10。

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试验,对于热容量值在9000~11000J/K的热量计,其极限值应不超过()J/K。

  • A、40;
  • B、50;
  • C、60;
  • D、10。

相关考题:

热容量标定与发热量测定时,室温相差5℃以上应重新标定热容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更换内筒量热温度计后,热量计应重新进行热容量标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测定发热量时的内筒水温与热容量标定时的平均内筒水温相差5℃以上时,要重新标定热量计的热容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能否把热容量看成是仪器的常数?热容量的标定有何必备条件?

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试验,对于热容量值在9000~11000J/K的热量计,其极限值应不超过()J/K。A、40B、50C、60D、10

如果热量计量热系统没有显著改变,重新标定的热容量值与前一次的热容量值相差不应大于0.25%。

在标定热容量时,硝酸生成热是如何计算的?

热容量标定一般应进行5次重复试验,对于热容量值在9000~11000J/K的热量计,其极限值应不超过()J/K。A、40;B、50;C、60;D、10。

热容量标定不准确常会带来系统误差。

如果热量计量热系统没有显著改变,重新标定的热容量值与前一次的热容量值相差不应大于()。 A、 0.10%B、 0.15%C、 0.20%D、 0.25%

热容量标定的5次重复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差不超过0.50%,取5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仪器的热容量。

发生以下情况时,热量计的热容量应该重新标定:()。A、更换了测温元件B、更换了氧弹的电极柱C、改变了内筒水的计量方式D、热量计经过了较大搬动E、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时内筒温度相差超过5KF、热容量标定已经超过3个月,但室温变化只有4K

自动控温的恒温式热量计外筒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外筒水温变化应控制在()之内;静态式外筒,盛满水后其热容量应不小于热量计热容量的()倍。

标准煤样可以代替苯甲酸进行热容量的标定。

凡是可能造成热量计热容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就应该重新标定热容量。

测燃煤发热量,每次试验的用水量应与标定热容量时的一致,相差在0.1g以内。

某试验人员标定热容量时,前4次均属正常,但在第5次时因看错了砝码,内筒水量称少了许多,致使该次热容量标定值比前4次都高。

多长时间标定一次热量计的热容量?在什么情况下应立即重新标定?

量热标准苯甲酸作为标定热容量的标准物质有哪些优点?

内筒温升测量值比实际值偏低,将导致标定的热容量偏低。

某检验人员在标定热容量时,在记录苯甲酸试样质量时多记了0.1000g,导致该次标定结果偏高。

当标定热容量和测定发热量时的内筒温度相差超过5K时,需重新标定热容量。

当测定发热量和标定热容量时的()温度相差超过5K时,需重新标定热容量。 A、 环境B、 外筒C、 内筒D、 终点

遇到哪些情况应重新标定热量计的热容量?

当测定发热量和标定热容量时的内筒温度相差超过()时,需重新标定热容量。 A、 1℃B、 1.5℃C、 3℃D、 5℃

构支架接地引下线腐蚀,应()A、腐蚀剩余导体面积<80%,但能满足热容量时,进行防腐处理B、腐蚀剩余导体面积80%,但能满足热容量时,进行防腐处理C、不能满足热容量时,进行更换处理D、能满足热容量时,进行更换处理

单选题测热值时,每次试验用水应与标定热容量时一致,不得超过()。A1gB0.5gC1.5g

单选题在使用新型热量计前需确定其热容量的有效工作范围。方法是:至少用苯甲酸进行()次热容量标定试验。A5B8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