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测定时灰皿的尺寸要求为()。A、底长45mmB、底宽20mmC、底宽22mmD、高14mm

分测定时灰皿的尺寸要求为()。

  • A、底长45mm
  • B、底宽20mm
  • C、底宽22mm
  • D、高14mm

相关考题:

换药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为A、≤4cfu/(5分钟·直径9cm平皿)B、≤4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C、≤1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D、≤15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E、≤20cfu/(15分钟·直径9cm平皿)

比色分光测定时,指出下述操作中哪些是错误的。()A.手拿比色皿的透光面B.手拿比色皿毛面C.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D.比色皿要配套使用

内径千分尺的的测微头与接长杆的组合尺寸在测长机上检定时,其中一组合尺寸2950.000mm,得测长机上的示值为2950.013mm,求该组合尺寸示值误差?

应用卧式测长仪测量时,所得结果为()的测量方法称为绝对测量。A、两次测量之差为被测尺寸B、两次读数和之半为被测尺寸C、两次读数差之半为被测尺寸D、被测尺寸的偏差

使用内经百分表测量时,如果大指针摆动的极限位置没有达到零位,说明()。A、被测孔与标准尺寸没关系B、被测孔等于标准尺寸C、被测孔小于标准尺寸D、被测孔大于标准尺寸

指出下述操作哪些是错误的,比色分光测定时:()。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用普通白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D、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

()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盛样皿的尺寸,转盘转速水平状况,合格温度计的安放位置,必须经过检验调整。

比色分析时,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用普通白报纸擦比色皿外壁的水D、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E、手捏比色皿的光面

从高温炉中取出装有灰分的灰皿时,要控制灰皿在空气中冷却的时间。

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实际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使用比色皿时,注入待测液至皿的容积的()处。

测定煤中灰分时,灰皿从炉内取出后,如在空气中冷却时间过长,煤样灰分测值会()。 A、 偏高B、 偏低C、 不受影响D、 偏高偏低的可能都有

比色分析时,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四分之三高度处。

比色分光测定时,指出下述操作中哪些是错误的。()A、手拿比色皿的透光面B、手拿比色皿毛面C、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D、比色皿要配套使用

指出下列操作中哪些是对的,比色分光测定时()。A、用粗布把比色皿擦干净B、手持比色皿光面倾倒溶液C、把待测溶液注满比色皿D、把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的高度

在进行比色测定时,下述哪些操作是错误的()A、将外壁有谁的比色皿放入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D、用滤纸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原位单剪法量测被测灰缝的受剪面尺寸,应精确至()。

烧伤病区属于Ⅱ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不超过()。A、4CFU/平皿(30分钟)B、4CFU/平皿(15分钟)C、4CFU/平皿(5分钟)D、5CFU/平皿(5分钟)E、10CFU/平皿(5分钟)

某一有色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用2cm比色皿测得其透光率为60%,若在相同条件下改用1cm比色皿测定时,透光率为();若用3cm比色皿测定时,吸光度为()。

判断题原位单剪法量测被测灰缝的受剪面尺寸,应精确至1mm。A对B错

单选题当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的行为公差能够得到最大补偿的条件是()A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B被测要素的实际尺寸偏离最大实体时效尺寸。C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尺寸。D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偏离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填空题原位单剪法量测被测灰缝的受剪面尺寸,应精确至()。

单选题测定灰分时,当煤样称量为1±0.1g时,要求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A0.2gB0.15gC0.1g

单选题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实际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单选题比色分析时,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用普通白报纸擦比色皿外壁的水D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三分之二高度处E手捏比色皿的光面

填空题外径千分尺测量面平行度,可以用平行平晶也可以用量块检定。但是在用量块检定时,应选择尺寸在杠杆千分尺测量上、下限之间的量块,其尺寸间隔为测杆的()的四块量块。

问答题内径千分尺的的测微头与接长杆的组合尺寸在测长机上检定时,其中一组合尺寸2950.000mm,得测长机上的示值为2950.013mm,求该组合尺寸示值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