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主站与标准时钟源(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NTP网络时钟源等)进行时钟同步,主站时钟误差0.5s/d,主站设置采集终端时钟误差允许值。

要求主站与标准时钟源(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NTP网络时钟源等)进行时钟同步,主站时钟误差0.5s/d,主站设置采集终端时钟误差允许值。


相关考题:

码速调整法是在通信网中的某一站设置一个高稳定性的主时钟源,再将主时钟源产生的时钟逐站发送到网内的各个站去,使网内各站的时钟频率相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电能表时钟误差超过允许值后,由采集终端将电能表时钟超差事件报送到主站,经主站允许后,采集终端启动对时钟超差电能表的对时,可采用广播对时或点对点对时命令,电能表生成对时事件,终端将所属()事件报送到主站。 A、 主站对时B、电能表对时C、采集终端对时D、卫星对时

主从同步法的缺点有()。A.主站时钟源发生故障时,全网将失去同步B.主站时钟源发生故障时,全网不会失去同步C.中间站发生故障下游站点失去同步D.中间站发生故障下游站点不失去同步

专变采集终端接收主站的对时误差应不超过5min。终端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1s。A对B错

主站对时要求主站与标准时钟源进行时钟同步,主站时钟误差小于等于()sd,主站设置采集终端时钟误差允许值。A、0.1B、0.2C、0.3D、0.4

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子系统配置要求是()A、时间同步子系统由主时钟和时钟扩展装置组成,时钟扩展装置数量按工程实际需求确定B、主时钟钟应双重化配置,支持北斗导航系统(BD.、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面授时信号,优先采用北斗导航系统,主时钟同步精度优于1μs,守时精度优于1μs/h(12h以上)C、站控层设备宜采用简单时间协议(SNTP)对时方式D、D、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宜采用IRIG-1PPS对时方式

四代站基站中进行传输板设置时,基站可选择的同步时钟有()A、外部同步时钟B、接受时钟C、内部时钟D、GPS时钟

配置基站参考时钟源,其最高优先级时钟同步源至最低优先级时钟同步源分别为:()A、内部时钟源、单板时钟和外部时钟源B、单板时钟、内部时钟源和外部时钟源C、单板时钟、外部时钟源和内部时钟源D、GPS/GLONASS时钟、内部时钟源和外部时钟源

ZXMP-S385设备之间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定时同步功能由交叉时钟板完成,定时同步功能包括().A、时钟源的选择B、时钟源的倒换C、时钟导出D、时钟输入

专变采集终端接收主站的对时误差应不超过5min。终端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1s。

OS2主站同步时钟装置应具备网络对时功能,支持()时钟同步协议。A、NTP/SNTPB、IEEE1588C、PTPD、UDP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主站系统时间同步装置的接收单元以接收的卫星或地面时间基准信号作为外部时间基准。其中卫星时钟同步源应包括()两种。A、格罗娜丝和GPSB、伽利略和北斗C、北斗和GPSD、伽利略和GPS

时钟同步系统设置一套主时钟,标准时钟信号可同时采用()作为标准时钟源。A、GPSB、秒脉冲C、SNTPD、北斗卫星

根据《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202-2004》要求,电能量采集主站系统时钟同步保持时钟误差要求≤()A、±5msB、±10msC、±15msD、±20ms

时钟管理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支持两套外部时钟装置作为时钟源B、当两个外部时钟源的误差超过设定门槛值,或未收到卫星信号时应发出告警C、外部时钟源的时间与系统时间差距超过门槛值时,放弃与外部时钟的对时,系统内对时不受影响D、系统内各服务器和工作站采用NTP协议与处理主时钟信号的应用所在机器对时

当终端时钟误差超过允许值后,主站启动(),终端生成对时事件,可由主站召测或终端主动上报对时是否成功。A、主站对时B、电能表对时C、采集终端对时D、卫星对时

Q/GDW1373—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要求主站与标准时钟源(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或NTP网络时钟源等)进行时钟同步,主站时钟误差≤()s/d,主站设置采集终端时钟误差允许值。A、0.1B、0.2C、0.5D、5

时钟系统中2号线的时钟源主要()A、主用北斗系统B、备用北斗系统C、主用GPSD、备用GPS

ZXMPS385设备之间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定时同步功能由交叉时钟板完成,定时同步功能包括:()A、时钟源的选择B、时钟源的倒换C、时钟导出D、时钟输入

以下关于BSC6680时钟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BSC的时钟系统,包含主备两块GCUOa时钟处理板,可配置为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单星或GPS/GLONA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双星模式,完成GPS或GPS/GLONASS卫星时钟信号的提取功能,为系统提供时钟信号。B、在BSC系统中,无线接口的帧号无须同步于卫星同步时间。C、系统时钟参考源选择的顺序是:优先选择卫星同步时钟,其次选择从A接口提取的线路时钟,再次选择BITS时钟,最后选择单板自由振荡时钟D、BSC传输同步时钟传递的过程如下:BSC系统选定时钟参考源后,将时钟信号通过配线送给GCUOa进行锁相处理。GCUOa生成BSC的8kHz系统时钟,通过背板传输给主处理框的SCUOa单板,或者通过时钟线送给从处理框的SCUOa单板。各框的SCUOa单板对8kHz系统时钟进行锁相倍频后,通过背板分发给本框的其他单板,作为本框的工作时钟。

当电能表时钟误差超过允许值后,由采集终端将电能表时钟超差事件报送到主站,经主站允许后,采集终端启动对时钟超差电能表的对时(可采用广播对时或点对点对时命令),电能表生成对时事件,终端将所属电能表对时事件报送到主站。

调度自动化主站应能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标准时间信号,并以此同步主站系统内各计算机的时钟,使其与标准时钟的误差保持在()以内。A、1msB、5msC、1sD、10s

调度自动化系统对时方式可分为调度主站系统定时对子站装置(RTU)对时;厂站通过GPS卫星同步时钟进行对时。

检修中,GPS标准时钟装置经检查确认,其安装和连接无异常后开启电源,装置进行初始化和自检,应无出错;初始化和自检结束后,()。若GPS失步,则()A、装置内部守时时钟应工作正常GPS卫星锁定指示应正常B、GPS卫星锁定指示应正常装置内部守时时钟应工作正常C、各工作站时钟应与GPS标准时钟装置同步各工作站时间的显示应与主时钟同步D、应进行主时钟与GPS标准时间的同步校准应关闭装置电源重新启动,进行初始化和自检

多选题时钟系统中2号线的时钟源主要()A主用北斗系统B备用北斗系统C主用GPSD备用GPS

单选题当终端时钟误差超过允许值后,主站启动(),终端生成对时事件,可由主站召测或终端主动上报对时是否成功。A主站对时B电能表对时C采集终端对时D卫星对时

单选题当电能表时钟误差超过允许值后,由采集终端将电能表时钟超差事件报送到主站,经主站允许后,采集终端启动对时钟超差电能表的对时(可采用广播对时或点对点对时命令),电能表生成对时事件,终端将所属()事件报送到主站。A主站对时B电能表对时C采集终端对时D卫星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