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局面。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A、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

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混乱局面。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

  • A、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
  • 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 C、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 D、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

相关考题:

《一个人的遭遇》对苏联文学的突破主要表现在() A、表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B、表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C、表现战争中的英雄壮举D、开始表现人道主义思想E、突破了苏联文学只准写光明的限制

在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是() A.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派驻重兵B.苏联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C.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D.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E.苏联与美国有战略关系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下结论是基于对苏联历史回顾得出的,其中不合理的是()A、斯大林模式是造成苏联日后解体的重要原因B、戈尔巴乔夫改革应对苏联解体承担重要责任C、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该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道路不适用于俄罗斯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1958年,中共中央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是由于()。A、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B、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C、苏联撕毁合同D、急于求成

在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是()。A、苏联在中苏、中蒙边界派驻重兵B、苏联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C、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D、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

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世界上发射卫星最早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A、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B、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C、美国、苏联、法国、中国和日本

1947年,苏联在参加马歇尔计划讨论时,指责该计划使“欧洲各国必将落入被监督国家的地位”,因而拒绝接受。1991年,苏联领导人却公开呼吁西方对苏联实施“新的马歇尔计划”。这说明()A、苏联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苏联全面倒向资本主义阵营C、美国放弃遏制苏联的政策D、苏联开始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

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外举借公债主要向前苏联借债。

中国现在的大学主要受哪四个方面的影响?()A、改革开放,欧美,苏联和文革B、儒家,欧美,苏联和道家C、儒家,欧美,苏联和文革D、儒家,欧美,苏联和法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挫折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A、新经济政策B、农业集体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

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D、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苏联共产党之所以垮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加强自身监督。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是学习哪个国家的经验?()A、美国B、苏联C、南斯拉夫D、德国

多选题对“斯大林模式”的阐述正确的是()A以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为形成标志B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C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单选题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单选题中国现在的大学主要受哪四个方面的影响?()A改革开放,欧美,苏联和文革B儒家,欧美,苏联和道家C儒家,欧美,苏联和文革D儒家,欧美,苏联和法家

单选题首次规定苏联公民享有家庭权、住房权的是 ( )A1924年《苏联宪法》B1928年《苏联宪法》C1936年《苏联宪法》D1977年《苏联宪法》

单选题世界上发射卫星最早的前5个国家依次是()A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和中国B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和中国C美国、苏联、法国、中国和日本

单选题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这说明当时()。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判断题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挫折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A对B错

多选题苏联全国性的宪法共有三部,分别为 ( )A1924年《苏联宪法》B1 928年《苏联宪法》C1936年《苏联宪法》D1977年《苏联宪法》E1985年《苏联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