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代码行数可以度量()。A、软件开发的生产率B、开发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C、文档与代码的比例关系D、每千行代码存在的软件错误个数E、软件的规模

利用代码行数可以度量()。

  • A、软件开发的生产率
  • B、开发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
  • C、文档与代码的比例关系
  • D、每千行代码存在的软件错误个数
  • E、软件的规模

相关考题:

对软件复杂性进行度量时,采用代码行度量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行代码的出错率与源程序行数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B.对于少于100行语句的小程序,源代码行数与出错率是线性相关的C.代码行度量法只是一简单的,估计的很粗糙的方法D.随着程序的增大,出错率以线性方式增长

LOC是软件规模的一种量度,它表示(34)。A.软件功能数B.源代码行数C.每单位成本数D.工作量

● 软件开发工期以及所需的开发人数依赖于软件规模以及开发方式。有人对某种开发方式下软件的规模(以千行源代码为单位) 、开发工期(月数)以及平均所需的开发人数做了统计,如下表所示:对于规模为 12.8 千行源代码(KDSI)的软件,利用上表以及线性插值方法,可以估算出,这种开发方式所需的开发工期(月数)及开发人数为 (63) 。(63)A. 9.0,3.0B. 9.2,3.5C. 9.5,3.8D. 9.7,4.0

软件开发工期以及所需的开发人数依赖于软件规模以及开发方式。有人对某种开发方式下软件的规模(以千行源代码为单位)、开发工期(月数)以及平均所需的开发人数做了统计,如下表所示。对于规模为12.8千行源代码(KDSI)的软件,利用上表及线性插值方法,可以估算出这种开发方式所需的开发工期(月数)及开发人数为(63)。A.9.0,3.0B.9.2,3.5C.9.5,3.8D.9.7,4.0

COCOMO模型能够依据待开发软件的规模来估计软件开发的工期。若COCOMO模型公式为:MM=3.0×(KDSI)1.12其中,KDSI为预计应交付的源程序千行数,MM为开发该软件所需的人月数。设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为每个人月能编写的最终能交付的源程序千行数(KDSI/MM),则根据上述COCOMO模型可以看出,软件开发的生产率随软件开发规模而变化的趋势如图______所示。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包括(53)。A.软件代码B.软件开发过程C.文档D.数据

由于软件具有可见性差、定量化难等特殊性,因此很难在项目完成前准确地估算出开发软件所需的工作量和费用。其中,估算源代码行数时,可以请n位有经验专家,每位专家对软件给出3个估计值:.ai——最少源代码行数(该软件可能的最小规模);.bi——最大源代码行数(该软件可能的最大规模);.mi——最可能的代码行数(该软件最可能的规模)。然后计算出每个专家的估算期望值Ei=(15),n位专家的估算期望值的平均值就是代码行数的估计值。A.B.C.D.

嵌入式软件开发与通用软件开发增加了( )环节A.代码编写B.代码调试C.代码固化D.软件测试

衡量软件项目规模的参数有().A.代码行数B.项目周期C.文档页数D.功能点数量

COCOMO模型能够依据待开发软件的规模来估计软件开发的工期。若COCOMO模型公式为:MM=3.0×(KDSI)1.12其中,KDSI为预计应交付的源程序千行数,MM为开发该软件所需的人月数。设软件开发的生产率为每个人月能编写的最终能交付的源程序千行数(KDSI/MM),则根据上述COCOMO模型可以看出,软件开发的生产率随软件开发规模而变化的趋势如图(23)所示。A.B.C.D.

某公司的质量目标是每千行代码缺陷数不大于2.5个,项目组为确保目标的达成,并对软件开发项目组5个代码编写人员各自的质量进行趋势分析,适合使用的质量工具是( ).A:散点图B:矩阵图C:控制图D:亲和图

软件重用是指在两次或多次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中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软件元素的过程。软件元素包括( )、测试用例和领域知识等。A. 项目范围定义、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B.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程序代码C.设计文档、程序代码、界面原型D.程序代码、界面原型、数据表结构

软件测试的对象不包括( )A.软件代码B.软件开发过程C.文档D.数据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 )。①需求规格说明②概要设计文档③软件测试报告④软件代码⑤用户手册⑥软件开发人员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

LOC是软件规模的一种量度,它表示 ( ) 。A.软件功能数B.源代码行数C.每单位成本数D.工作量

某公司的质量目标是每千行代码缺陷数不大于2.5个,项目组为确保代码质量,对软件开发项目组5个代码编写人员各自的质量进行趋势分析,适合使用的质量工具是 ( ) 。A.散点图B.矩阵图C.控制图D.亲和图

软件开发工具对软件开发提供的支持包括()。A、认识与描述客观系统B、存储管理开发过程中的信息C、代码生成D、文档生成E、开发项目的管理

计算题:已知有一个软件项目的记录,开发人员M=3人,其代码行数=12.1KLOC,工作量E=24PM,成本S=168000美元,错误数N=29,文档页数Pd=365页。试计算开发该软件项目的生产率P、平均成本C、代码出错率EQR和文档率D。

计算题:已知有一个国外典型的软件项目的记录,开发人员M=6人,其代码行数=20.2KLOC,工作量E=43PM,成本S=314000美元,错误数N=64,文档页数Pd=1050页。试计算开发该软件项目的生产率P、平均成本C、代码出错率EQR和文档率D。

估计待开发软件产品的规模必须基于像代码行等直接度量单位。

软件开发就是编写程序代码。

三级信息系统的外包软件开发包括如下()内容。A、应根据开发需求检测软件质量。B、应在软件安装之前检测软件包中可能存在的恶意代码。C、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设计的相关文档和使用指南。D、应要求开发单位提供软件源代码,并审查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后门。

用软件代码行估算软件的开发规模其优劣都有,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用软件代码行估算软件的开发规模简单易行。B、代码行数的估算依赖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和表达能力。C、代码行数在软件项目开发前或开发初期比较容易估算出来。D、代码行估算只适用于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对非过程式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太适用。

单选题用软件代码行估算软件的开发规模其优劣都有,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用软件代码行估算软件的开发规模简单易行。B代码行数的估算依赖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和表达能力。C代码行数在软件项目开发前或开发初期比较容易估算出来。D代码行估算只适用于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对非过程式的程序设计语言不太适用。

多选题利用代码行数可以度量()。A软件开发的生产率B开发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C文档与代码的比例关系D每千行代码存在的软件错误个数E软件的规模

多选题软件开发工具对软件开发提供的支持包括()。A认识与描述客观系统B存储管理开发过程中的信息C代码生成D文档生成E开发项目的管理

问答题计算题:已知有一个国外典型的软件项目的记录,开发人员M=6人,其代码行数=20.2KLOC,工作量E=43PM,成本S=314000美元,错误数N=64,文档页数Pd=1050页。试计算开发该软件项目的生产率P、平均成本C、代码出错率EQR和文档率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