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允许偏差为()mm.A、±2B、±3C、±5D、±IO

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允许偏差为()mm.

  • A、±2
  • B、±3
  • C、±5
  • D、±IO

相关考题:

钢筋安装时,板、墙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mm。 A、±10B、±8C、±5D、±3

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受力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为_____mm。A.±2B.±3C.±5D.±10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项中,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15。()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于厂房构件,钢筋加工后弯起点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A、±30mmB、±20mmC、±10mmD、±5mm

《混凝土结构工程彘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规定,钢筋安装过程中,绑扎钢筋网的长、宽安装位置允许偏差是()mm。A. ±5 B. ±10 C. ±15 D. ±20

整体桥面多片式T型梁成型后腹板中心距允许偏差为(),挡碴墙内侧毗邻线路中线的距离允许偏差为()。多片梁梁顶相对高度允许偏差为()。桥面内外侧偏离设计位置允许偏差为()。

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受力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为()mm。A、±2B、±3C、±5D、±10

钢筋网绑扎安装时,绑扎钢筋网()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A、长、宽B、高C、长、高、宽D、长、高

钢筋网绑扎安装时,绑扎钢筋网长、宽度的允许偏差为()mm。A、±20B、±5C、±14D、±10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是()A、楼板钢筋安装绑扎B、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C、柱钢筋预制安装D、梁钢筋绑扎

下列关于柱钢筋和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的规定中正确的是()。A、柱钢筋绑扎中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B、板钢筋绑扎中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一直在下侧C、板钢筋绑扎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理垫层、划线→摆放下层钢筋,并固定绑扎→摆放钢筋撑脚(双层钢筋时)→安装管线→绑扎上层钢筋D、对于双向受力板,应先铺设平行于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后铺设平行于长边方向的受力钢筋E、板上部的负筋、主筋与分布钢筋的交叉点应相隔交错扎牢,并垫上保护层垫块

应在模板安装后再进行的工序是()。A、楼板钢筋安装绑扎B、柱钢筋现场绑扎安装C、柱钢筋预制安装D、梁钢筋绑扎

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中,同一排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梁板或拱肋允许偏差为()mm。A、±5B、±10C、±15D、±20

钢筋安装位置的检查,有关保护层厚度说法正确的有()。A、基础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10mmB、柱、梁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5mmC、板、墙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3mmD、壳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2mmE、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规定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主筋横向位置(),蹬、箍筋位置±15mm,其他钢筋位置±10mm,钢筋保护层厚度()。

楼板底部模板安装和板钢筋安装应是()A、板钢筋同时安装绑扎B、无顺序关系C、先钢筋后模板D、先模板后钢筋

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的是()。A、楼板钢筋的绑扎B、柱钢筋的绑扎C、梁钢筋的绑扎D、墙钢筋的绑扎

以下钢筋绑扎控制要点中正确的项目()。A、钢筋宜在基地加工,分类捆扎好后运往工地B、在工地附近用胎具绑扎钢筋网或原位绑扎钢筋C、允许偏差:钢筋间距±15mm,保护层厚度-5~+10mm

单选题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受力筋的保护层允许偏差为()mm。A±2B±3C±5D±10

单选题钢筋网绑扎安装时,绑扎钢筋网()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A长、宽B高C长、高、宽D长、高

单选题钢筋网绑扎安装时,绑扎钢筋网长、宽度的允许偏差为()mm。A±20B±5C±14D±10

多选题建筑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土钉墙的施工偏差,不正确的是()。A土钉位置允许偏差为100mmB微型桩桩位允许偏差为30mmC土钉倾角允许偏差为5°D钢筋网间距允许偏差为±50mm

填空题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主筋横向位置(),蹬、箍筋位置±15mm,其他钢筋位置±10mm,钢筋保护层厚度()。

单选题绑扎安装后的钢筋位置,对于板、墙的允许偏差为()mm.A±2B±3C±5D±IO

单选题楼板底部模板安装和板钢筋安装应是()A板钢筋同时安装绑扎B无顺序关系C先钢筋后模板D先模板后钢筋

单选题应在模板安装后进行的是()。A楼板钢筋的绑扎B柱钢筋的绑扎C梁钢筋的绑扎D墙钢筋的绑扎

单选题安装钢筋时的允许偏差中,同一排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梁板或拱肋允许偏差为()mm。A±5B±10C±15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