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接地系统通常采用联合接地的方式,联合接地系统由(1)、(2)、接地汇集线和(3)组成。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目的A.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 B.快速息弧 C.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D.减少接地电流
站用交流电源系统可研初设审查验收,站用电接线方式:站用交流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点( )接地。不$; $直接$; $经消弧线圈$; $经中电阻接地
llOkV及以上系统的接地方式应采用( )。A.经消弧线圈接地; B高电阻接地;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3~10 kV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30A时,接地方式应 采用( )。A.不接地; B.消孤线圈接地; 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35、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 )。A.不接地; B.消弧线圈接地; 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3~10kV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和所有35、66kV系统,当 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不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 B消孤线圈接地; 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llOkV及以上系统的接地方式应采用( )。 A.经消弧线圈接地; B.高电阻接地;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3~35 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接地 方式可采用( 〉。A.消孤线圏接地;B.高电阻接地; C.低电阻接地; D.有效接地。
在系统中性点()方式时,接地故障电流最大。A、直接接地B、经电阻接地C、经消弧电抗接地D、不接地
当系统中性点为()方式时,接地故障电流最大。A、直接接地;B、经消弧电抗接地;C、不接地;D、经电阻接地。
接地汇集线:接地汇集线是指作为接地导体的条状铜排,通常作为接地系统的主干(母线),可以敷设成环形或()A、条线B、扁线C、树形D、线形
3~35kV主要由电缆线路构成的送、配电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大时,接地方式可采用()。A、消弧线圈接地B、高电阻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针对经电阻接地的汇集线系统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汇集线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有何不同之处。
3~10kV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A类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的计算用接地故障电流,应为()。A、对有效接地系统和低电阻接地系统,采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的接地短路电流或单相接地故障电流B、对有效接地系统和低电阻接地系统,采用在接地装置内、外短路时,经接地装置流入地中最大短路电流对称分量的最大值C、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等于接在其上的同一系统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D、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装置的接地装置,等于系统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或最长线路被切除时的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值
3~10kV由电缆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3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35、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6~10kV配电系统以及厂用电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较小时,为防止谐振、同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接地方式可采用()。A、消弧线圈接地B、高电阻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站用交流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点()。A、不接地B、经消弧线圈接地C、直接接地D、经电阻接地
站用交流电低压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在中性点()的电力系统中,以单相接地的短路故障最多,约占全部故障的90%。A、接地B、不接地C、经消弧线圈接地D、经小电阻接地
1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应采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为()A、直接接地B、不接地C、经消弧线圈接地D、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单选题3~10kV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电杆架空线路构成的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
单选题110kV及以上的电力系统应采用中性点运行方式是( )A直接接地B不接地C经消弧线圈接地D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单选题35、66kV系统,当单相接地故障电流超过10A时,接地方式应采用()。A不接地B消弧线圈接地C低电阻接地D有效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