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戊醇发生分子内脱水,主要产物是()。A、2-戊烯B、1-戊烯C、2-戊炔D、1-戊炔

2-戊醇发生分子内脱水,主要产物是()。

  • A、2-戊烯
  • B、1-戊烯
  • C、2-戊炔
  • D、1-戊炔

相关考题:

强心苷能发生温和酸水解的原因是()。A.分子中含有2-去氧糖B.分子中含有2-羟基糟C.分子中含有蔗糖D.分子中含有棉籽糖E.分子中含有芸香糖

免疫原性是指A:抗原分子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B:抗原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C: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D: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抗原分子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E:抗原分子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蔗糖在达到2000℃时,发生分子内甙元移位和脱水,失去1分子水生成异果糖酐。()

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1)3-己醇(2)正己烷(3)2-甲基-2-戊醇(4)正己醇A、(4)&g 下列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1)3-己醇(2)正己烷(3)2-甲基-2-戊醇(4)正己醇A、(4)>(1)>(2)>(3)B、(1)>(4)>(2)>(3)C、(4)>(1)>(3)>(2)D、(4)>(2)>(3)>(1)

将下列化合物按沸点高低排列次序并说明理由?3-己醇、正己烷、2-甲基-2-戊醇、正辛醇、正己醇

2-甲基-3-氯丁烷的消去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A、3-甲基-1-丁烯B、2-甲基-2-丁烯C、2-甲基-3-丁烯D、2-甲基-1-丁烯

下列化合物按酸性强弱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苯酚>1-戊醇>2-戊醇>1-戊炔>正戊烷B、1-戊醇>2-戊醇>1-戊炔>正戊烷>苯酚C、正戊烷>1-戊炔>1-戊醇>2-戊醇>苯酚D、1-戊醇>2-戊醇>苯酚>1-戊炔>正戊烷E、苯酚>2-戊醇>1-戊醇>1-戊炔>正戊烷

强心苷能发生温和酸水解的原因是()。A、分子中含有2-去氧糖B、分子中含有2-羟基糖C、分子中含有蔗糖D、分子中含有棉子糖E、分子中含有芸香糖

下列醇类物质在脱水剂存在下能发生分子内消去反应的是( )。A.甲醇B.1-丙醇C.2,2-二甲基-1-丙醇D.2,2-二甲基-1-丁醇

A.4,4-二甲基-2-戊醇B.2,2-二甲基-4-戊醇C.2-羟基-4,4-二甲基-戊烷D.2,2-二甲基-4-羟基戊烷

A.4,4-二甲基-2戊醇B.2,2-二甲基-4戊醇C.2-羟基-4,4-二甲基戊醇D.2,2-二甲基-4-羟基戊烷

2-甲基-3-戊醇脱水的主要产物是( )。A.2-甲基-1-戊烯B.2-甲基戊烷C.2-甲基-2-戊烯D.2-甲基-3-戊烯

的正确命名是(  )。A.4,4-二甲基-2戊醇B.2,2-二甲基-4戊醇C.2-羟基-4,4-二甲基戊醇D.2,2-二甲基-4-羟基戊烷

强心苷能发生温和酸水解的原因是A.分子中含有2-去氧糖B.分子中含有2-羟基糖C.分子中含有蔗糖D.分子中含有棉子糖E.分子中含有芸香糖

醇与浓硫酸共热则发生脱水反应,脱水方式随反应温度而异,在较高温度下,主要发生()脱水生成烯,而在较低温度下,则发生()脱水生成醚。A、分子内,分子内B、分子间,分子内C、分子间,分子间D、分子内,分子间

用醛酮性质实验中的方法,以最少的试剂和实验次数区别下列两组化合物。 A组:1-戊醇、2-丁醇、2-丁酮、苯甲醛和2-甲基-2-丁醇 B组:甲醇、乙醇、甲醛水溶液、乙醛水溶液、丙酮和3-戊酮

比较下列各组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的相对速度正戊醇,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

3-甲基-3-溴戊烷发生消除发应的主要产物是2-乙基丁烯。

2-丁醇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时,主要产物是()。A、1-丁烯B、2-丁烯C、1-丁炔D、2-丁炔

下面哪一种为2-甲基戊醇-3脱氢的主要产物?()A、2-甲基戊烯-1B、2-甲基戊烷C、2-甲基-2-戊烯D、2-甲基-3-戊烯

2-戊炔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产物是()。A、羧酸和二氧化碳B、2分子羧酸C、酮D、1分子羧酸

哪些化合物可以发生碘仿反应?()A、3-戊醇B、丙醛C、环己酮D、3-苯基-2-丁醇

下列各组化合物,不能用碘和氢氧化钠溶液来鉴别的是()。A、2-戊酮和3-戊酮B、甲醇和乙醇C、2-戊醇和3-戊醇D、乙醛和丙酮

下列化合物不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2-戊醇B、苯乙酮C、3-己酮D、3,3-二甲基-2-丁酮

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醇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

下列化合物中能发生碘仿反应的是()A、 3-己酮B、 丙醛C、 2-戊醇D、 环己酮

化合物CH3CH(CH3)CH(OH)CH3的名称是()。A、2-甲基-3-丁醇B、3-甲基-2-丁醇C、2-戊醇D、2-羟基3-甲基丁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