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密度是()。A、真密度;B、表观密度;C、毛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密度是()。

  • A、真密度;
  • B、表观密度;
  • C、毛体积密度;
  • D、堆积密度;

相关考题:

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集料的设计参数常采用()。A、密度B、表观密度C、堆积密度D、空隙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选用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_____。 A. 提高混凝土的强度B. 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C. 节省水泥D. 节省石子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 )。A.水胶比B.坍落度C.砂率D.用水量

采用密度法计算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应实测拌合物视密度,并应按视密度调整配合比,调整时()。 A.水灰比、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减小B.单位水泥用量、钢纤维掺量不得增大C.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增大、钢纤维掺量不得减小D.水灰比不得增大、钢纤维掺量不得减小

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82:3.60,W/C=0.50,混凝土的假定表观密度为2400kg/m3,则:(3)若(2)中掺加2.0%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24%)坍落度满足要求,则关于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说法正确的是()。A.基准配合比是坍落度满足要求的配合比B.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347:174:632:1249C.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碎石=264:132:632:1249D.采用基准配合比进行强度复核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为了经济性,原则上永泥用量能少则少。

下列关于大体积混凝土说法正确的是( )。A.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宜选用低水化热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品种B.大体积混凝土可分层、分块浇筑C.在配合比设计时,宜提高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宜在气温较高时进行E.在混凝土内部通水降温时,进出水口的温差宜小于25℃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胶比是根据混凝土()确定的。A、坍落度B、强度C、表观密度D、A+B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是依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石子的种类确定的。

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泥标号过高,则水泥用量减小混凝土()不良。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砂率是依据()确定的。A、粗骨料的种类B、混凝土的设计强度C、粗骨料的最大粒径D、混凝土的水胶比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有最小水胶比和最大水泥用量两方面的限制。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A、水灰比B、坍落度C、砂率D、用水量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A、水灰比B、坍落度C、砂率D、空隙率E、用水量

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原则上水泥用量能少则少。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A、砂率B、单位水泥用量C、浆集比D、水灰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阶段进行。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多选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砂率是依据()确定的。A粗骨料的种类B混凝土的设计强度C粗骨料的最大粒径D混凝土的水胶比

单选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密度是()。A真密度;B表观密度;C毛体积密度;D堆积密度;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对强度的检验是在()阶段进行。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判断题为节约水泥,在砼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越高越好。A对B错

单选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A砂率B单位水泥用量C浆集比D水灰比

填空题配合比设计时选择水泥标号过高,则水泥用量减小混凝土()不良。

判断题在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原则上水泥用量能少则少。A对B错

判断题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有最小水胶比和最大水泥用量两方面的限制。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