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水灰比为0.65,用水量选定为185kg/m3,砂率为0.38,每/m3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380kg/m3。计算初步配合比。

计算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水灰比为0.65,用水量选定为185kg/m3,砂率为0.38,每/m3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380kg/m3。计算初步配合比。


相关考题:

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70 ,水灰比 0.60,砂率30%,混凝土表观密度为2400 ,则砂用量为()。A 1363B 584C 590D 1400

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立方米用水量为170 ,水灰比0.60,砂率30%,各材料密度: = 3.0、 = 1.0、 = = 2.5,则砂用量为()。A 544B 1270C 552D 1287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中,若仅增加混凝土坍落度,应采用()方案来调整 A、增加用水量B、增加砂率,同时增加用水量C、增大水灰比D、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为;砂率、单体用水量和()。 A、灰骨比B、水灰比C、稠度D、强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为()。A、水灰比B、单位用水量C、砂率D、配制强度E、标准差

在进行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时,第一步应()。A.计算混凝土配置强度B.计算水灰比C.确定单位用水量D.确定砂率

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计算出水灰比后还要根据( )进行校正。A.强度B.耐久性C.流动性D.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确定用水量的主要依据是()。A.水灰比、坍落度(维勃稠度)、集料公称最大粒径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灰比、砂率C.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下列因素中的( )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因此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不断调整,使其和易性满足相关要求。A.水灰比B.砂率C.用水量D.外加剂

在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水灰比为0.5,砂率为30%,按重量法计(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密度为2400kg/m3),则石子用量为(  )kg。 A、558 B、1200 C、1302 D、140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有()。A、水泥强度B、砂率C、水灰比D、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有()。A、水灰比(或水胶比);B、单位水泥用量;C、砂率;D、单位用水量。

在配合比设计时,为校核混凝土强度,应至少拟订三个不同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应比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有所变化。

计算题:已知水灰比为0.6,当用水量为168kg时,问需要水泥多少k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是依据水泥的强度等级和石子的种类确定的。

在计算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限制()来保证。A、单位用水量B、最大水灰比C、最小单位水泥用量D、浆集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调整时,保持()不变。A、水泥用量B、水灰比C、用水量D、砂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A、水灰比B、坍落度C、砂率D、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技术参数是()。A、单位用水量、水泥用量、砂率B、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C、单位用水量、水灰比、砂率D、水泥强度、水灰比、砂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确定用水量的主要依据是()。A、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所要求的流动性大小B、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灰比、砂率C、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水灰比、混凝土的强度D、骨料的品种与粗细,水泥用量

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的"三大参数"是()。A、水灰比B、坍落度C、砂率D、空隙率E、用水量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有()。A、水泥强度B、砂率C、水灰比D、用水量

多选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有()。A水泥强度B砂率C水灰比D用水量

单选题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实际单位用水量最终是在()阶段确定的。A基准配合比B初步配合比C试验室配合比D工地配合比

问答题计算题: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已知水灰比为0.65,用水量选定为185kg/m3,砂率为0.38,每/m3混凝土假定密度为2380kg/m3。计算初步配合比。

多选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数有()A水泥强度B砂率C水灰比D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