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势。A、黏性土B、砂土C、饱和砂土D、粉土E、淤泥性土

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势。

  • A、黏性土
  • B、砂土
  • C、饱和砂土
  • D、粉土
  • E、淤泥性土

相关考题:

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包括()。 A、稳定基岩B、软弱场地土C、开阔平坦的坚硬场地土D、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的部位E、密实均匀的中硬场地土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1994)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总体阶段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在规划实施过程及远景发展中,应调查研究并预测地质条件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B.总体规划勘察报告的内容应包括综合分析规划区内各场地工程地质(地形、岩土性质、地下水、动力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等)的特性及其与工程建设的相互关系C.对于地震区的城市,应调查了解规划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对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规划区,尚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D.应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震效应的分析与评价中,地震造成的地面运动是否会造成场地和地基的失稳或失效,主要是考虑( )。A.液化B.波动C.震陷D.滑坡E.蠕动

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震的描述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A.变化方向B.液化趋势C.活动情况D.变化趋势

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势。A.黏性土 B.砂土C.饱和砂土 D.粉土E.淤泥性土

某土石坝坝址的勘察资料见下表,拟将场地土层开挖15m深度后建造土石坝,问按照《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 5073—2000)的规定,该工程场地土类型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软弱场地土B、中软场地土C、中硬场地土D、坚硬场地土

某地区场地土的类型包括岩石、中硬土和软弱土三类。根据地震记录得到不同场地条件的地震反应谱曲线如图所示(结构阻尼平均为0.05,震级和震中距大致相同),试问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对应于下列哪个选项场地土条件的反应谱?(  )A、岩石、中硬土、软弱土B、岩石、软弱土、中硬土C、中硬土、软弱土、岩石D、软弱土、中硬土、岩石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 )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A.地震安全性评价B.地震破坏性分析C.地震危险性分析D.地震活动性分析

设计反应谱即图S-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的Tg就是各类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值,应与场地土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考虑地震时建筑场地的类别按下列哪条原则划分()A、根据场地土类别划分B、根据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C、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D、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在地震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不包含下列哪项内容()A、场地土类型B、建筑场地类别C、土层中是否有液化层D、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数值

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规定,对于地震区的城市,应调查了解规划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基本烈度,对地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度的规划区,尚应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A、3B、5C、6D、7

在地震区“岩土工程勘查报告”中不包括:()。A、场地土类型B、建筑场地类型C、土层中是否含有液化层D、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数值

场地土对地震波的作用,不同的场地土对地震波有()的放大作用。

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A、变化方向B、液化趋势C、活动情况D、变化趋势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工程场地地震动参数和()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按规定进行。A、地震安全性评价B、地震破坏性分析C、地震危险性分析D、地震活动性分析

土层剪切波速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可用于()。A、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B、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C、划分场地类别D、确定土的动泊松比

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B、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C、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D、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单选题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和地震概况B复核或补充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与评价C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D了解工程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概况,并初步评价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

单选题在地震区“岩土工程勘查报告”中不包括:()。A场地土类型B建筑场地类型C土层中是否含有液化层D地基土抗震承载力数值

多选题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2009年真题]A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B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C提供建筑场地类别D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多选题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场地地震效应的分析与评价中,地震造成的地面运动是否会造成场地和地基的失稳或失效,主要是考虑( )。A液化B波动C震陷D滑坡E蠕动

单选题下列()情况应按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A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B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C建筑场地为Ⅱ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D建筑场地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

单选题工程勘察报告关于地震的描述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作用下的( )。A变化方向B液化趋势C活动情况D变化趋势

单选题考虑地震时建筑场地的类别按下列哪条原则划分?()A据场地土类别划分B根据土层的剪切波速划分C根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D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

多选题工程勘察报告《地震》中应包括:按照地震规范划分场地土和建筑场地类别,场地中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根据地震烈度,判定()在地震作用下的液化势。A黏性土B砂土C饱和砂土D粉土E淤泥性土

单选题《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规定的9部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内容中,对水利水电工程场地来说,一般不进行()的内容。A区域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构造B场地地震动参数确定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价C地震烈度与地震动衰减关系D区域性地震区划和地震动小区划

单选题地震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地震区地质调绘前应搜集活动断裂、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和地震破坏变形的历史资料B地震区进行可液化土勘察时,测试孔间距不宜大于100mC地震区场地评价时,对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或等于0.1g的地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型D踏勘阶段地震区资料编制时,应在工程地质说明中阐述沿线地震动参数的划分情况及划分依据、方案比选意见及对下阶段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