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特征周期TG=0.40s,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3.5s,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值。()A、直线上升段B、水平段C、曲线下降段D、直线下降段

场地特征周期TG=0.40s,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3.5s,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值。()

  • A、直线上升段
  • B、水平段
  • C、曲线下降段
  • D、直线下降段

相关考题: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确定A、烈度B、场地类别C、阻尼比D、自振周期

已知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大于特征周期(T>Tg),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下列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就越小(B)设计地震近震的地震影响系数比设计地震远震的地震影响系数大(C)罕遇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比多遇地震作用的地震影响系数大(D)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比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大

下列哪个选项与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无关 ()A.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B.结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C.50年地震基准期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D.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结构自振周期不可能小于Tg(Tg为特征周期),也不可能大于5Tg时,增大建筑结构的下列哪些选项可减小地震作用?(  )A、阻尼比B、自振周期C、刚度D、自重

某混凝土水工重力坝场地的设计地震烈度为8度,在初步设计的建基面标高以下深度15 m范围内地层和剪切波速如表:已知该重力坝的基本自震周期为0.9 s,在考虑设计反映谱时,下列特征周期Tg和设计反映谱最大值的代表值βmax的不同组合中正确的是()。

某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层及其剪切波速见下表。建筑结构的自振周期T=0.30s,阻尼比为0.05。请问特征周期Tg和建筑结构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α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按多遇地震作用考虑)(  )A、 Tg=0.35s α=0.16B、 Tg=0.45s α=0.24C、 Tg=0.35s α=0.24D、 Tg=0.45s α=0.16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中硬场地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为( )类别区。A.0.35s,0.40s,0.45sB.0.25s,0.30s,0.35s,0.45sC.0.25s,0.30s,0.35s,0.40s,0.45sD.0.30s,0.35s,0.45s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规定,特征周期为2区的软弱场地其特征周期由0.40s调整为( )s。A.0.45B.0.55C.0.65D.0.75

设计反应谱即图S-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的Tg就是各类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值,应与场地土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

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

《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中硬场地按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为()类别区。A、0.35s,0.40s,0.45sB、0.25s,0.30s,0.35s,0.45sC、0.25s,0.30s,0.35s,0.40s,0.45sD、0.30s,0.35s,0.45s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调整表”规定,特征周期为2区的软弱场地其特征周期由0.40s调整为()s。A、0.45B、0.55C、0.65D、0.75

结构的自震周期越靠近特征周期,地震作用越小。()

下列哪个选项与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无关()A、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B、结构自震周期和阻尼比C、50年地震基准期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D、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A、地震活动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C、结构自震周期D、地基固有周期

计算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时与下列()无关。()A、地震震级B、特征周期C、自震周期D、阻尼比

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A、地震震级B、场地类别C、设计地震分组D、结构自震周期

按反映谱理论确定动力放大系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动力放大系数最大值为2.25B、一般情况下,可按自震周期及场地土类别,通过反映谱曲线确定动力放大系数C、当有场地的剪切波速、质量密度、分层厚度等实测资料时,可用场地评定指数确定动力放大系数D、当结构自震周期T大于场地特征周期TG时动力放大系数应取最大值2.25

单选题场地特征周期TG=0.40s,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3.5s,该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应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取值。()A直线上升段B水平段C曲线下降段D直线下降段

单选题按反映谱理论确定动力放大系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A动力放大系数最大值为2.25B一般情况下,可按自震周期及场地土类别,通过反映谱曲线确定动力放大系数C当有场地的剪切波速、质量密度、分层厚度等实测资料时,可用场地评定指数确定动力放大系数D当结构自震周期T大于场地特征周期TG时动力放大系数应取最大值2.25

判断题设计反应谱即图S-4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的Tg就是各类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值,应与场地土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有关。A对B错

单选题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A地震活动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C结构自震周期D地基固有周期

单选题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时,可不直接受()的影响。A地震震级B场地类别C设计地震分组D结构自震周期

单选题计算建筑结构地震影响系数时与下列()无关。()A地震震级B特征周期C自震周期D阻尼比

单选题某建筑场地由硬塑黏土组成,[σ0]=280kPa,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2.5s,按《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004-1989)动力放大系数β为()。A0.28B0.30C0.35D0.40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烈度为7度,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1.5s,场地特征周期宜为()。A0.30sB0.40sC0.45sD0.65s

判断题结构的自震周期越靠近特征周期,地震作用越小。()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