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点时,要求点位周围无反射物,以免()影响。A、走捷径误差B、走弯路误差C、多路径误差D、短路径误差

选点时,要求点位周围无反射物,以免()影响。

  • A、走捷径误差
  • B、走弯路误差
  • C、多路径误差
  • D、短路径误差

相关考题:

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辐射特性。 A.直接遮挡物B.间接遮挡物C.空中遮挡物D.半遮挡物

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直接遮挡物,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 A.反射特性B.拆射特性C.信号传递特性D.辐射特性

GPS选点作业结束后应上交的资料包括()。A:点之记B:点位环视图C:交通图D:选点图E:保管人

GPS点位选定应考虑()A注意点位周围地平仰角BGPS海控级点周围15度以上应无障碍物C距点位1km内无强功率的电台、微波中继台等电辐射源D点位应尽量避开大型金属物体E点位应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采用GPS技术布设地籍基本控制网,以下关于选点要求中正确的是()。A、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B、点位便于安置仪器,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0度。C、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台发射源,距离不得小于50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不得小于10米。D、选点要尽量避开多路径影响严重的环境。

水准点和三角点的选点要求相同。

GPS点位选定应考虑()A、注意点位周围地平仰角B、GPS海控级点周围15度以上应无障碍物C、距点位1km内无强功率的电台、微波中继台等电辐射源D、点位应尽量避开大型金属物体E、点位应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GNSS测量选点应注意()A、点位应设在地质稳定,视野开阔的高处B、视场周围环境l0°以上无障碍物C、距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距离大于50m以上D、增强多路径效应影响E、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和联测

导线选点的技术要求有:相邻点通视良好;(),便于扩展;分布均匀,密度适用。

采用()取样,仪器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在各点位(包括河底)停留。A、单点B、混合法C、积深法D、选点法

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辐射特性。A、直接遮挡物B、间接遮挡物C、空中遮挡物D、半遮挡物

测站点应避开反射物,以免多路径误差影响。

选点时,要求点位上空无遮挡,以免()影响。A、整周跳B、半周跳C、全周跳D、圆周跳

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直接遮挡物,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A、反射特性B、拆射特性C、信号传递特性D、辐射特性

关于GPS网在布网时应注意的事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选点时要考虑与下一级控制网(点)的通视要求B、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处,避开高压电线、变电站、电视台设施C、对于地物较为密集的地方,最适宜布设GPS网D、点位布设尽量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4227-2006)测量时要求测点周围()m以内不应有声反射物。A、0.5B、1C、2D、3

单选题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直接遮挡物,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A反射特性B拆射特性C信号传递特性D辐射特性

多选题采用GPS技术布设地籍基本控制网,以下关于选点要求中正确的是()。A点位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B点位便于安置仪器,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0度。C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台发射源,距离不得小于50米,应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不得小于10米。D选点要尽量避开多路径影响严重的环境。

单选题泄漏电缆周围避免有(),以免影响泄漏电缆的辐射特性。A直接遮挡物B间接遮挡物C空中遮挡物D半遮挡物

单选题采用()取样,仪器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在各点位(包括河底)停留。A单点B混合法C积深法D选点法

单选题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 14227-2006)测量时要求测点周围()m以内不应有声反射物。A0.5B1C2D3

单选题测量物位时,若待测环境周围有水蒸气或大的温度变化,()受影响最大。A射线式物位仪B静压式物位传感器C光纤物位传感器D微波物位传感器

单选题选点时,要求点位上空无遮挡,以免()影响。A整周跳B半周跳C全周跳D圆周跳

多选题GNSS测量选点应注意()A点位应设在地质稳定,视野开阔的高处B视场周围环境l0°以上无障碍物C距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距离大于50m以上D增强多路径效应影响E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和联测

单选题选点时,要求点位周围无反射物,以免()影响。A走捷径误差B走弯路误差C多路径误差D短路径误差

问答题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图上选点应提供哪些资料?

判断题测站点应避开反射物,以免多路径误差影响。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