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蓄热法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A、0℃B、5℃C、10℃D、15℃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蓄热法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

  • A、0℃
  • B、5℃
  • C、10℃
  • D、15℃

相关考题:

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 A、15B、0C、5D、10

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为确保混凝土在遭冻结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可采用下列措施( )。 A、采用高活性的水泥,高强度等级水泥,快硬水泥等 B、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使用低流动性或干硬性混凝土 C、浇筑前将混凝土或其组成材料加温,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混凝土既早强又不易冻结 D、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或加温措施,人工制造一个适宜的温湿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E、搅拌时,加入一定的缓凝剂,加速混凝土硬化、尽快达到临界强度,或降低水的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不致冻结

冬期施工混凝土采用( ) 进行养护时, 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每隔 2h 测量一次。A. 蓄热法 B. 负温养护法 C. 加热法 D. 综合蓄热法

下列关于冬施浇筑的混凝土,其临界强度应符合的规定有( )。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4. 0MPaB.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C.对强度等级等于或高于C50 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不宜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50%D.采用蓄热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E.采用暖棚法施工的普通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40%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冬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合、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人模温度不宜低于( )。A.-5℃B.0℃C.3℃D.5℃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冬期施工,防水施工中隔气层施工的温度不应低于()。A、-5℃B、0℃C、5℃D、10℃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在未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温度不应低于()。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养护前的混凝土温度也不得低于()。A、2℃;2℃B、5℃;5℃C、2℃;5℃D、5℃;2℃

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规定,当采用蓄热法、暖棚法、加热法施工时,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时,不应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

受冻临界强度是指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

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气温骤降至()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的要求采取应急防护措施。

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说法正确的()。A、日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方法B、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低于5MPaC、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D、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3℃方可拆除E、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10℃时拆模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可在不低于()环境下施工。A、10℃B、15℃C、20℃D、25℃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应进行热工计算,且入模温度不应低于()。A、5℃B、10℃C、15℃D、20℃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关于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构件接头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时,承受内力接头的混凝土,当设计元要求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A、70%B、75%C、80%D、100%

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冬季施工,当混凝土结构体积较小时,可采用暖棚法养护,但养护温度不宜高于()。A、15℃B、20℃C、30℃D、40℃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11):混凝土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养护时,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之前应每隔()测温一次A、2h~3hB、4h~6hC、4h~5hD、2h~4h

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采取()和加入外加剂等措施A、采用高活性水泥B、降低水灰比C、原材料加热D、混凝土保温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时,蓄热法养护的原理是混凝土在降温至0℃时其强度(),以防止混凝土冻裂。A、达到40%设计强度B、达到设计强度C、不高于临界强度D、不低于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关于混凝土构件安装工程,构件接头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时,承受内力接头的混凝土,当设计元要求时,其受冻临界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A70%B75%C80%D100%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蓄热法是指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以及水泥水化放热,并采取适当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在混凝土温度降到()以前达到受冻临界强度的施工方法。A0℃B5℃C10℃D15℃

单选题冬期浇筑混凝土,宜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低于()℃。A15B0C5D10

填空题受冻临界强度是指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

多选题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日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方法。B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C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时拆模,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D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可在不低于()环境下施工。A10℃B15℃C20℃D25℃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在未被上层混凝土覆盖前,温度不应低于()。采用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养护前的混凝土温度也不得低于()。A2℃;2℃B5℃;5℃C2℃;5℃D5℃;2℃

单选题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规定,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的温度和覆盖的保温材料应进行热工计算,且入模温度不应低于()。A5℃B10℃C15℃D20℃

填空题混凝土浇筑后,利用()及水泥()的热量,并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延缓混凝土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