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钢筋的锚固、连接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之一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受拉主筋锚固失效,主筋端部滑移达到0.2mmB、受拉主筋在搭接连接头处滑移,传力性能失效C、受拉主筋搭接脱离或在焊接、机械连接处断裂,传力中断D、构件的受拉主筋断裂

对于钢筋的锚固、连接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之一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A、受拉主筋锚固失效,主筋端部滑移达到0.2mm
  • B、受拉主筋在搭接连接头处滑移,传力性能失效
  • C、受拉主筋搭接脱离或在焊接、机械连接处断裂,传力中断
  • D、构件的受拉主筋断裂

相关考题:

当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时,下列正确的是()。 A、钢筋强度等级高则钢筋锚固长度短B、混凝土强度等级高则钢筋锚固长度短C、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比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长D、受剪钢筋的锚固长度比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长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时,下列哪项说法错误() A.应合理确定梁和柱截面尺寸B.钢筋数量、位置和间距以及钢筋锚固和连接C.构件的耐久性D.钢筋碰撞问题和构件安装顺序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的折减系数。 A.0.85B.0.9C.0.8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关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按规范式(9.3.1-1)或(9.3.1-2)计算锚固长度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ft按C40取值 B. 带肋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计算锚固长度的1.1倍 C. 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D. 经过各种修正后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

型钢悬挑梁与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连接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采用钢筋拉环连接时,应采用钢楔塞紧B、当采用螺栓刚压板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拧紧C、当采用螺栓刚压板连接时,应采用自锁螺母拧紧D、当采用钢筋拉环连接时,应采用木楔塞紧E、严禁型钢悬挑梁晃动

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抽检钢筋在检验值作用下应基材无裂缝、钢筋无滑移宏观裂损现象;持荷2min期间荷载值降低不大于() 。

对于受冲切构件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受拉主筋处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钢筋应变达到0.01B、沿冲切锥面顶、底的环状裂缝C、构件的受拉主筋断裂D、受压构件的混凝土受压破碎、压溃

对需安装伸缩缝处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伸缩缝槽口的锚固钢筋应按设计位置准确预埋,当预埋钢筋距离设计位置误差±3厘米时,应通过钻孔植钢筋等办法加强锚固连接构造。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为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锚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械锚固方法,通过直螺纹连接方式方式实现锚固。

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对于受剪构件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之一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构件腹部斜裂缝宽度达到1.50mmB、斜裂缝端部出现混凝土剪压破坏C、沿构件斜截面斜拉裂缝、混凝土撕裂D、沿构件斜截面斜压裂缝、混凝土破碎E、沿构件叠合面、接槎面出现剪切

对于受扭构件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斜裂缝端部出现混凝土剪压破坏B、沿构件斜截面斜拉裂缝、混凝土撕裂C、沿构件叠合面、接槎面出现剪切D、构件腹部斜裂缝宽度达到1.50mm

简支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应符合下列哪项()A、当KV>Vc时,las≥10d(带肋钢筋)B、当KV>Vc时,las≥12d(带肋钢筋)C、当KV>Vc时,las≥15d(带肋钢筋)D、当KV>Vc时,las≥20d(带肋钢筋)

墙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拨试验的轴向受拉()。A、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B、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KNC、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8.0KND、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8.0KN

对于钢筋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挡土墙,当其发生倾斜、滑动或下沉时,可选用锚固法处理。试简述“锚固法”。

锚固件与加强网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锚固件与加强网应可靠连接。在现场抽取()个有代表性的锚固件进行现场锚固件抗拔试验。A、1B、3C、5D、8

对于局部受压构件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之一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构件腹部斜裂缝宽度达到1.50mmB、沿冲切锥面顶、底的环状裂缝C、混凝土压陷、劈裂D、边角混凝土剥裂

对于受拉、受压、受弯构件的验证性试验,当出现下列()标志之一时,即应判断该试件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A、弯曲挠度达到跨度的1/50或悬臂长度的1/25B、受拉主筋处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钢筋应变达到0.01C、构件的受拉主筋断裂D、弯曲受压区混凝土受压开裂、破碎E、受压构件的混凝土受压破碎、压溃

单选题当施工中供应的钢筋品种和规格与设计图纸要求不符时,可以进行代换。下列对于钢筋代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抗裂性能要求高的构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钢筋B当构件由最小配筋率控制时,可按“等面积代换”原则代换C当钢筋按“等强度”或“等面积”原则代换后,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能够自动满足D代换后的钢筋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钢筋直径、根数、钢筋间距、钢筋锚固长度等要求

多选题型钢悬挑梁与U形钢筋拉环或螺栓连接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采用钢筋拉环连接时,应采用钢楔塞紧B当采用螺栓刚压板连接时,应采用双螺母拧紧C当采用螺栓刚压板连接时,应采用自锁螺母拧紧D当采用钢筋拉环连接时,应采用木楔塞紧E严禁型钢悬挑梁晃动

判断题对需安装伸缩缝处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伸缩缝槽口的锚固钢筋应按设计位置准确预埋,当预埋钢筋距离设计位置误差±3厘米时,应通过钻孔植钢筋等办法加强锚固连接构造。A对B错

多选题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A保温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保温板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接强度应做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C保温浆料应分层施工。当外墙采用保温浆料做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D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要求E热工性能应符合要求

问答题背栓式连接锚固件锚固的荷载疲劳试验,即反复荷载的疲劳试验结果如何?

单选题非抗震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柱截面尺寸满足锚固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锚固长取,不必伸过柱中心线B当柱截面尺寸满足锚固时,可采用直线锚固形式,锚固长取,且应伸过柱中心线C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D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伸至节点对边并向节点内弯折

单选题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的折减系数。A2、0.7B2、0.85C3、0.7D3、0.85

多选题预制梁和既有结构改造现浇部分的水平钢筋釆用套筒灌浆连接时,施工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A连接钢筋的外表面应标记插人灌浆套筒最小锚固长度的标志,标志位置应准确、颜色应清晰B对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的缝隙应釆取防止灌浆时灌浆料拌合物外漏的封堵措施C预制梁的水平连接钢筋轴线偏差不应大于10mm,超过允许偏差的应予以处理D与既有结构的水平钢筋相连接时,新连接钢筋的端部应设有保证连接钢筋同轴、稳固的装置E灌浆套筒安装就位后,灌浆孔、出浆孔应在套筒水平轴正上方士45°的锥体范围内,并安装有孔口超过灌浆套筒外表面最高位置的连接管或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