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彩色的中国》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图片激趣:播放中国地图版面与全国各地的景色图片。2.问题引导:提问学生图片上所展示的内容。3.教师总结:中国地大物博,有众多的民族和人民生活在这个幸福的大家庭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彩色的中国》,让我们用这首歌曲来赞美中国大地,赞美我们亲爱的祖国。(二)初步感知1.老师接下来要播放一遍歌曲录音,同学们先听一遍歌曲,听的过程中呢,老师希望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对祖国的赞美)2.接下来老师弹唱一遍歌曲,同学们试着找一找歌曲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试着自己从歌词中寻找出来。(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台湾)3.刚刚已经听了两遍歌曲,大家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什么内容?(歌曲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祖国的美好景色;第二部分,抒发了对祖国的无限赞美及热爱之情。)(三)深入学习1.发声练习:6 5 4 5 4 3 4 3 2 3 2 1- |(“u”音)(注意声音放松、自然、连贯)2.播放歌曲录音,轻声哼唱歌曲。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学唱歌曲旋律。6.学唱第二声部,注意音量问题,不宜过大。7.第二段的组合练习。(1)男生学唱低音声部旋律;(2)女生学唱高音声部旋律;(3)合作演唱旋律;(注意把握音准,不要被带跑了;注意声音的和谐统一)(4)填词演唱第二部分。(注意音色统一、连贯)8.完整齐唱歌曲,并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用歌声为祖国舞动喝彩。(四)巩固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歌颂祖国的歌曲,大家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鼓励学生演唱,生生互评。(五)小结作业1.教师总结:热爱祖国、热爱故土。(通过对以上歌曲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彩色的中国》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热爱自己的故土、热爱祖国。)2.课后收集其他有关“祖国”的歌曲,课后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教师播放音频,在歌声中结束课堂。【板书设计】1.你还知道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2.由于学生合唱基础普遍薄弱,歌唱模块教学进入多声部教学出现困难,你有什么可行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生随《龙咚锵》伴奏音乐律动,观察教室布置,会让你们想起什么节日?生回答。2.课件出示年的来历,学生观看并回答。(背景音乐为《龙咚锵》伴奏音乐)。3.新年你们是怎么庆祝的?生回答,师小结。4.揭示课题:《龙咚锵》。(二)初步感知1.复听歌曲范唱。问:他们是用什么乐器“龙咚锵”的?请同学们仔细听、仔细看。2.介绍鼓和镲。(1)认识鼓,学生探究敲击堂鼓。(2)认识镲,学生探究打击小鑔。(三)学唱歌曲1.合作学习,解决歌曲难点节奏(1)用对话式、接口式的节奏练习法,纯鼓点的进行节奏练习。(2)教师示范,学生模拟,解决休止符及附点的用法,要求边拍打边跟着老师说衬词,敲击歌曲中的典型节奏,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表现锣鼓齐鸣的场面。【答辩题目解析】1.这首歌节奏如何表达?2.小学音乐歌曲课是否重要?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歌曲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师为学生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并提问这首歌曲讲的是什么故事?是谁的作品?(讲述抗日英雄王二小的故事;作曲者是李劫夫;)接下来,学习李劫夫的另一首歌《我们走在大路上》,听听这首歌曲讲述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二)初步感知1.初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学生自由发言;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教师进行总结:歌曲稍快、坚定、有力2.再次聆听歌曲,教师设置问题:歌曲是什么风格的作品?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进行总结: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三)探究学习1.教师弹琴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并提醒学生注意嗓音的保护,用圆润、自然的声音进行练声。2.教师弹唱,学生跟唱。教师设置问题: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节奏:规整、简单;旋律:起伏较大;)教师顺势提问:这样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想象到什么场面?(大家团结一心,斗志昂扬,奋勇拼搏的场面)4.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准确,以及对旋律起伏较大的部分音准要准确,且注意嗓音的保护。之后,进行细节练习。5.教师请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我们走在大路上》是由李劫夫作词谱曲,三年自然灾害的亲身体验,全国人民咬紧牙关,与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和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冲天干劲,使李劫夫感动了要写一首鼓舞人们士气和斗志的歌!成为在最困难的时候鼓舞全国士气。6.教师与学生共同有感情的朗诵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描述的场面是怎样的?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描述的是人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与恶势力斗争的场面;表达人们顽强拼搏、不畏恶势力的精神。)7.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教师提醒学生要注意歌词与旋律的对应,尤其是附点音符部分。8.集体完整演唱歌曲。(四)巩固提高1.教师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请学生与《我们走在大路上》进行对比欣赏。2.学生推荐学生进行领唱,其余学生齐唱。 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体会作品中表达的人们与自然灾害顽强斗争的场面,呼吁学生树立与恶势力斗争、艰苦奋斗的精神;课下请同学们收集关于李劫夫的作品,下节课进行交流与学习。【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处理与同事之间的关系?2.你认为一种科学的音乐备课方法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音频播放一段陕北民歌《信天游》让学生感受陕北民的特点,并引出本课主题《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二)初步感知通过音频播放的形式,进行初次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分为哪几个部分,给人带来什么感受。(三个部分,给人感受高亢、宽广)。(三)探究学习1.将每个部分进行分段欣赏,并在教师的弹唱示范中进行主题旋律的哼唱。2.深入讲解每个部分,并且指出每个部分的构成。第一个由部分前奏、主题和主题变奏构成。第二个部分由间奏、变奏二、间奏、变奏三构成。第三个部分由主题旋律的间奏、再现变奏一、结尾句构成。3.歌曲可以采取哪几种演唱形式(男声领唱、女生合唱或者混合和产妇相互配合。)(四)拓展延伸利用手中的乐器进行伴奏创编,并改变原来的速度及节奏型进行表演,小组互评后小组代表进行展示。(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收获。作业采用开放性作业,在课后搜集一些其他的陕北民歌,下节课进行分享。
小学音乐《早上好》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上课之前,教师为学生展示世界地图,询问学生在世界地图的几大板块中,哪一大板块是温度最高的,人们的肤色是黑色的。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可以得出,非洲人民的肤色是黑色的,并且整体温度是非常高的,接下来由教师为学生介绍,位于非洲东部,横跨赤道的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做乌干达。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今天的新课,乌干达民歌《早上好》。(二)感受体验1.初步聆听:接下来教师播放歌曲,询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几拍的,速度是怎样的?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是一个由四三拍和四二拍组合而成的变拍子的歌曲,速度中速。2.复听歌曲接下来教师询问学生这样的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教师演唱歌曲,请学生去聆听,之后请学生代表进行作答,可以得出,这首作品主要表现了乌干达人民早上起来之后互相问好的画面。最后为学生简单介绍乌干达地区的相关知识,更好的进入下个环节深入探究。(三)深入探究1.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下给出的发声练习进行训练,并作出要求,要求学生轻声高位坐直身体进行演唱。2.其次发声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弹唱,学生进行小声哼唱,通过学生的小声哼唱,教师提出这首歌曲出现了一个后附点八分音符,学生在此处演唱的不是很准确。3.接下来教师用摁门铃时“叮咚”的声音,以此与这个节奏相对应进行解决。当学生将节奏熟练之后,分别加入,44 33的音高进行演唱。中公讲师解析4.之后教师为学生介绍反复记号,通过口诀:兄弟二人并排站,两只眼睛朝前看,要问他有啥作用,请你再来唱一遍。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反复的方法。5.最后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后,带领学生加入歌词进行演唱,并强调要加上早上起来时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进行演唱。(四)巩固提高当歌曲的相关内容学习完成之后,教师接下来请学生按照节奏,以一边唱歌一边走路的方式,按照节奏行走,边走边唱,体会歌曲的律动节拍。(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再去搜集一些非洲其他民族的民间歌曲,下节课回来一起共享。【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请简单说明一下反复记号。2.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小学音乐《请你唱个歌吧》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在上课之前,教师互动和学生一起唱《你的名字叫什么》,教师总结通过刚刚这首歌曲认识到了各位同学的名字,也感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那么今天就让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来学唱今天的这首歌曲叫做《请你唱个歌吧》。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导入今天的新课,《请你唱个歌吧》。(二)感受体验1.初步聆听:接下来教师播放歌曲,询问学生,这首歌曲是几拍的,速度是怎样的?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首歌曲是一个由四三拍的歌曲,速度是中速欢快的。2.复听歌曲接下来教师询问学生这样的歌曲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中公讲师解析教师演唱歌曲,请学生去聆听,之后请学生代表进行作答,可以得出,这首作品主要表现了小动物杜鹃在欢快的唱歌的场景。(三)学唱歌曲1.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课下给出的发声练习进行训练,并作出要求,要求学生轻声高位坐直身体进行演唱。2.其次发声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弹唱,学生进行小声哼唱,通过学生的小声哼唱,教师提出这首歌曲出现了跳音,学生在此处演唱的不是很准确。3.接下来教师用小杜鹃活泼快乐的图片展示,加上动作拍手,以此相对应进行解决。当学生将节奏熟练之后,分别加入,2 1的音高进行演唱。4.随后要求同学们对歌词进行大声的朗读,既要体现出小杜鹃活泼的场景,又能够准确表现出跳音。5.最后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后,带领学生旋律加入歌词进行演唱,并强调要加上歌曲中小杜鹃欢乐活泼的感觉进行演唱。(四)巩固提高当歌曲的相关内容学习完成之后,教师接下来请学生按照节奏,以一边唱歌一边走路的方式,按照节奏行走,边走边唱,体会歌曲的律动节拍。(五)小结作业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请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把这首歌曲分享给更多的人,邀请更多的人来一起唱歌。【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一个合格的音乐老师的标准是什么?2.跳音在音乐当中的作用。
初中音乐《红河谷》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游戏导入,创设情境:分别播放几首歌曲的片段,一起猜歌曲的歌名并分别对应说出地区《剪羊毛》——澳大利亚《桑塔·露琪亚》——意大利《阿里郎》——朝鲜2.总结,并引入新课: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二)感知歌曲1.播放歌曲《红河谷》的录音,熟悉歌曲的内容。并思考问题:(1)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是怎样的?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歌曲的速度、节拍各是怎样的?2.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听辨歌曲的结构。(划分歌曲的乐段,两部分)(三)学唱歌曲发声练习:养成良好的用嗓习惯,健康用嗓。1.分乐段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1)观察第一小节和其他小节有什么不同?(2)讲解弱起小节(3)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①老师弹奏A段旋律,学生轻声模唱或视唱。②在反复的演唱中,进一步了解A段的结构特点、节奏和旋律特点。(有几个乐句组成?典型节奏有哪些?乐句间的旋律有何特点?)(让学生试着听琴填词唱第一乐段歌词)③在唱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依据旋律、节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表现方法及进行有感情地演唱。(4)自主学习歌曲的第二乐段。①视唱歌曲旋律,对比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旋律异同。②在唱准旋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词。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表现歌曲(1)分组演唱歌曲(2)竞赛演唱歌曲(四)巩固提升1.为歌曲配上打击节奏,并跟随录音进行演奏。2.小组展示,互评。(五)小结作业今天我们学习了乐曲《红河谷》,感受了加拿大民歌的风格;课后希望大家能够搜集加拿大其他民间歌曲,课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红河谷》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2.简述一下连音线和延音线的区别。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草原情曲——《嘎达梅林》与蒙古族歌曲演唱。【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1.学唱:《嘎达梅林》。2.欣赏:《富饶辽阔的阿拉善》。3.欣赏:《天堂》男声独唱版和马头琴独奏版。4.听辨:蒙古族乐队“杭盖”演唱的呼麦歌曲《轮回》。5.器乐演奏:《嘎达梅林》竖笛演奏。【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嘎达梅林》的学习,提高对歌唱艺术的兴趣,了解蒙古族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2.了解蒙古族音乐的旋律与结构特点,能视唱部分蒙古族歌曲。3.学会运用竖笛演奏部分蒙古民歌。听辨蒙古长调、短调,了解蒙古音乐的伴奏乐器。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点评。 【课题名称】《踏雪寻梅》以及黄自的艺术歌曲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歌曲《花非花》 3.听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 4.器乐演奏:为《踏雪寻梅》编配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踏雪寻梅》的学习,了解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提高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兴趣。 2.通过学唱、欣赏歌曲,结合对黄自先生生平创作的了解,理解艺术歌曲的形式特点。 3.能用通过听辨中外歌曲,能够理解20世纪30年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人文背景。 【教学过程片段】 1.导入 播放一年四季的风景图片,提问:同学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并说出原因。 教师演唱《采花》请同学们猜季节,教师提前打开多媒体,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大雪纷飞中红梅簇簇的画面,并通过歌曲猜谜的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只有梅花盛放的寒冬,师生一起踏雪寻梅。 2.学唱《踏雪寻梅》 播放校园合唱版的《踏雪寻梅》视频。 介绍黄自的艺术经历和经典作品。 3.小组合作为《踏雪寻梅》编配伴奏。 4.欣赏黄自的艺术歌曲《花非花》。简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背景,认识艺术歌曲。 5.欣赏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鳟鱼》。 6.课堂总结(略)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分析下面初中编创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猎人合唱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对调、拍号、倚音、顿音基本乐理知识的识别和运用。2.对歌曲情绪的把握.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领唱《苏珊娜》来集中学生注意力。指出学生在唱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歌剧及相关国家、代表人物及世界三大男高音。(2)作曲家简介。让学生看大屏幕并介绍作曲家韦伯,了解其生平及代表作品。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音乐评论家、指挥家,代表作有《邀舞》《自由射手》等。(3)歌剧《自由射手》的故事梗概,本剧在德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猎人合唱》在本剧中的位置。(4)用多媒体来欣赏歌曲,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猎人合唱》。3.讲授新课(1)教师范唱。教师有感情地范唱一遍歌曲,在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熟悉旋律的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歌曲的强弱对比关系和歌曲感情地表达。(2)学生回答歌曲主要表达的内容和歌曲的表达情绪。(3)按乐句来逐步教学生唱熟这首歌曲,等学生唱熟练后还可教唱乐谱。(4)再次聆听范唱,并指出范唱中歌曲乐句、停顿、延长以及情绪等的变化,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在演唱中落实难点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四、巩固练习1.以各种形式(男女分声部,左右分声部,乐句分声部,学生自由组合)唱这首歌曲,还可以进行简单的律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唱好这首歌曲。检验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重难点问题是否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再对歌曲进行处理。2.合唱(1)范唱第二声部并让学生讲听过后的感受。(2)找同学和教师分两个声部共同合唱《猎人合唱》,引导学生对《猎人合唱》的第二声部充满期待。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猎人合唱》,演唱了《猎人合唱》,掌握了歌曲的声部之间的和谐与均衡,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参加合唱,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合唱队。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选修“演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乐器合奏《雪绒花》(片段)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和重点。(2)写出谱例中每件乐器的名称。(3)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雪绒花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的基本理念,对八年级演唱教学课例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年轻的心? 【教学目标】略?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聆听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教师引导学生做声势动作)。? 2.新课教学——《年轻的心》? (1)聆听一:整体欣赏歌曲,学生谈感受——歌曲的情绪。? (2)聆听二:谈乐曲的结构——歌曲二段体。? (3)聆听三:随音乐做律动比较,体验A段、B段乐句结构、音乐情绪、旋律走向的异同。? (4)视唱曲谱? ①提炼歌曲的典型节奏。? ②找出骨干音。? ③结合柯尔文手势、构唱主和弦do、mi、sol.属七和弦sol、si、re、fa。? ④划拍视唱曲谱。? (5)填词演唱? ①教师分句哼唱旋律,学生分句填唱歌词。? ②学生分组,A组分句哼唱旋律,B组填唱歌词。? ③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演唱。? ④学生随音乐演唱全曲。? ⑤聆听录音,体会并模仿录音中的歌唱方法。? 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歌曲的艺术处理。? ⑦变换歌曲速度进行演唱,感受由于速度的变化音乐情绪和风格的变化。? 3.编创活动? 方式一:用节奏“×一××”,编创“声势”为歌曲伴奏。? 方式二:同学分成两组围成一个同心圆,A段里外两圈按照音乐的四个乐句和节拍往相反的方向走;B段里外两圈的对应同学按逆时针方向拉手转圈。? 4.小结? 观看青歌赛获奖选手感言及演唱《二十年后再相会》视频,谈感受。? 要求:? (1)对教学设计进行客观评价。(10分)? (2)对教学设计亮点进行点评。(5分)?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程名称】《我的未来不是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体会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并进一步感受电子乐器在歌曲的表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音乐欣赏法、讲解法、对比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体会歌曲表现出的对梦想的追求与不懈的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电子乐器在通俗歌曲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梦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你的美好梦想吧!(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我的未来不是梦》。(二)歌曲学唱1.聆听范唱,教师课件出示思考题: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②这首歌曲运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2.教师播放范唱,指导学生思考。3.学生回答思考题,教师总结通俗歌曲的演唱特点:通俗唱法也称为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自娱性等艺术特色,擅长抒发以个人为主体的内心情感。作品通俗易懂,风格轻松愉快,活泼新颖。多用自然嗓音,音域一般不宽,吐字清晰,亲切随意。4.出示乐谱,指导学生看谱,强调歌曲结尾部分的演唱方法。5.复习弱起节奏和弱起小节知识,找出曲谱中弱起小节,划拍指导。学生准确起唱。6.播放现场演唱视频,观看中要求学生注意弱起小节和二分休止符以及多处有休止符地方的演唱方法。7.教师小结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8.随伴奏演唱,出现问题教师进行个别纠正。五、音乐实践1.聆听不同版本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思考教师给出的问题:①这几首歌曲在电子乐器的表现方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②你认为电子乐器在通俗歌曲的表现中起什么作用?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看法。2.教师组织学生聆听,分小组进行讨论,选出一名代表回答本组意见。3.小结学生发言。六、课堂小结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长江之歌》【教学对象】必修“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演唱《长江之歌》【主要目标】学习《长江之歌》能够完整演唱。(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一、导入阶段(略)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老师播放《长江之歌》,学生欣赏2.视唱歌曲旋律(1)学生随琴模唱歌曲旋律,老师注意纠错。(2)学生随琴学习歌曲旋律。3.演唱歌词(1)学生朗读歌词。(2)学生随钢琴填入歌词演唱。4.拓展延伸(1)学生进行分组表演唱。(2)学生根据旋律创编歌词。5.小结作业(略)
分析歌曲《雪绒花》谱例,写出:(1)调式调性。(2)曲式结构。(3)旋律特点。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2)如指定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教学重难点。
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让幼儿较好地理解歌曲B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歌曲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
课例点评题:对下面七年级音乐课《渴望春天》这一课例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并点评。【课题名称】《渴望春天》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唱、欣赏、自制打击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二、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四、教学过程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一)导入新课教师演唱歌曲《田野的春天》。师:同学们好,刚才我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我非常喜欢的歌曲《田野的春天》,因为从这首歌中,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随着美妙的歌声去寻找春天的踪影!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春天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来谈谈对春天的印象!生:……师: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你们想知道音乐大师又是怎样表达对春天的喜爱的吗?请听我为大家演唱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曲《渴望春天》。(二)学唱《渴望春天》1.教师范唱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从这首歌中感受到什么?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及作者(课件出示)。(歌曲以少年儿童那纯真的稚气,活泼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小鸟歌唱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3.熟悉歌曲旋律:用“啦”代替歌词轻声演唱。4.视唱曲谱: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弱起起唱及装饰音。5.用钢琴伴奏,学生填词演唱。6.用拍手和拍桌子打节奏为歌曲伴奏。师: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我们一起为这首歌设计打击乐器伴奏。过渡:同学们今天表现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渴望春天》这首歌曲。(三)巩固练习想一想:1.歌曲是几拍子的?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四)拓展在我们感受了春的美,音乐的美之后,大家有没有想跳舞的冲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创编表演动作)五、教师小结春是四季之首,它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是万物复苏、勃勃生机的代言词,希望同学们像春天那样充满活力!
G,即(),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八年级唱歌课《长城谣》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唱歌课《长城谣》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讨论。(二)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1)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2)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3)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4)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可在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1)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2)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3)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2)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1)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2)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三、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学习演奏、演唱、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然、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这句话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的()。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技能D、感受与体验
琼·贝兹演唱的《我们将战胜一切》属于民谣歌曲中的哪种类型?()A、弹唱歌曲B、民谣摇滚C、抗议歌曲D、工人歌曲
课例点评题:通过对下面七年级歌唱课《友谊地久天长》这一课例教学过程的分析,并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友谊地久天长》【教学目标】一、通过歌唱《友谊地久天长》,表达优美、怀念的音乐情绪,激发珍爱友谊的情感。二、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基本做到声部均衡、和谐。【教学重点】二声部合唱的训练。【教学过程】一、聆听合唱《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提出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和情感?它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演唱时注意气息的控制,注意吐音的清晰及后两小节的连贯性。二、发声练习要求:(1)吸气要深,连贯地歌唱。节拍、节奏唱准确。(2)每个音发声位置要统一,注意声音连贯、圆润。(3)注意两个声部的协调性。二声部进入要整齐。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做二声部的合唱练习。三、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1.分声部学唱要求:节拍、节奏、音准要准确,咬字、吐字清晰,保持练声时的状态。教师钢琴伴奏,指导学生练习。2.两声部合唱要求:注意保持音准,声部间互相聆听。教师钢琴伴奏,并随时给予指导和点评。3.合唱处理要求:轻声而有感情地歌唱,注意声音的位置及气息的控制,注意声部间的配合及声音的协调性。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4.师生点评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表现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师生围绕力度、速度、音色、和声等要素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进一步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5.再次演唱教师指挥,学生钢琴伴奏。要求:学会看指挥及聆听钢琴伴奏,歌唱中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内容与感情。四、欣赏电影《魂断蓝桥》片段启发学生对《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情感的把握。学生简要介绍电影《魂断蓝桥》的主要内容,教师给以必要的补充。五、对比欣赏三拍子、四拍子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提示:两首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谈感受,教师与学生交流。六、课后作业同学自由组合,学唱三拍子或四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下节课交流。
《关山月》是汉乐府歌曲之一,它属于()是当时边防战士在马上弹唱的歌曲。
问答题课例点评题:分析下面八年级唱歌课《长城谣》教学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唱歌课《长城谣》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长城谣》体验抗日时期我国人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苍凉悲壮的深切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讨论。(二)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历史背景。(1)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2)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3)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4)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可在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1)请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2)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3)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1)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2)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1)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2)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三、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填空题《关山月》是汉乐府歌曲之一,它属于()是当时边防战士在马上弹唱的歌曲。
单选题系列歌唱教学方案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让儿童较好地理解歌曲B让儿童熟练地掌握歌曲C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D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获得实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