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年龄人口为()A、20~60岁B、20~65岁C、18~65岁D、18~64岁E、15~64岁
劳动年龄人口为()
- A、20~60岁
- B、20~65岁
- C、18~65岁
- D、18~64岁
- E、15~64岁
相关考题:
人口学上, 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 小于 50%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 ) 与( ) 之比。A. 劳动年龄人口; 非劳动年龄人口B. 劳动年龄人口; 总人口C. 非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年龄人口D. 非劳动年龄人口; 总人口
劳动力资源的范围是( )。A.劳动年龄内(我国为16岁以上)人口数B.劳动年龄内(我国为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C.劳动年龄以上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D.劳动年龄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在人力资源的“就业人口”构成中,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适龄就业人口”B、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人口”C、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求业人口”D、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
”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 劳动年龄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的人群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 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据测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到2013年将降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升。根据上述文字,对”人口抚养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口抚养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高人口抚养比”则越高C.“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D.劳动力供给越充分,“人口抚养比”则越髙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数位5.12亿,其中,农业劳动力数为2.94亿。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6-20岁年龄组人口比重为9.1%,21-30岁为17.4%,31-40岁为18.4%,41-50岁为20.4%,50岁以上为34.7%。 农村农业劳动力中,16-20岁年龄人口比重为3.4%,21-30岁为16.7%,31-40岁为19.2%,41-50岁为26.3%,50岁以上为34.4%。农村16岁及以上劳动年龄人口中,41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人口数约为( )。A1.04B1.78C2.39D2.82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B.就业人口总量C.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确认答案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2011年5月三级真题]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的变动来实现的。A.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结构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数比重D.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E.就业人口总量?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011年5月三级真题】A.就业人口总量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C.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E.劳动年龄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人口学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小于50%的时期称为人口红利期。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与()之比。A、劳动年龄人口;非劳动年龄人口B、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C、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D、非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
填空题()人口指人口总体中未达到劳动年龄或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