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含义是()。A、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C、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D、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率接近60%、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全国领先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含义是()。

  • A、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B、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 C、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
  • D、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率接近60%、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全国领先

相关考题:

下列符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的是()。A.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B.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C.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D.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 )机制基本形成。A.互利发展B.均衡发展C.协调发展D.协同发展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要求,到2020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________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A.略低于B.接近C.高于D.等于

到二O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就是() A.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B.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C.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D.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E.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F.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G.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H.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I.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两看齐”指的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要()全国的平均水平,基本的公共服务的主要指标要()全国平均水平。 A接近、接近B高于、高于C接近、高于D高于、接近

从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 A.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B.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冶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C.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D.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A、现代化B、市场化C、全面化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A、民生福祉B、民生工程C、民生事业

河北省“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其中“三个高于”指的是( )。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发展迈入中高端,质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边地区C.环境治理大见效,空气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以往,污染严重的城市力争退出全国空气质量后10位D.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A.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B.到2020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C.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D.到2020年,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E.到2025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A.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B.到2020年,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C.到2020年,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D.到2030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E.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A、人民生活更为宽裕B、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C、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D、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民生方面的新要求有()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③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④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⑤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机制基本形成。A、互利发展B、均衡发展C、协调发展D、协同发展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A、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B、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C、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D、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201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三个高于”,即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使决胜全面小康、中原更加出彩的步伐更加稳健、更加坚实。A、城镇化率B、城镇新增就业人数C、进出口总值D、居民收入

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河南经济发展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B、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C、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②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④全民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要求是()。A、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C、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扩大D、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我国坚持()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平等原则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自治原则

中国的减贫总目标: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B、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多选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要求是()。A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B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C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扩大D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社会和谐稳定

单选题《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说明我国坚持()A民族团结原则B民族平等原则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自治原则

多选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A到2020年,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基本成熟,法律制度基本完善B到2020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C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D到2020年,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E到2025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多选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全面”的含义有()。A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B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C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