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A、15亿吨B、16亿吨C、17亿吨D、18亿吨

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

  • A、15亿吨
  • B、16亿吨
  • C、17亿吨
  • D、18亿吨

相关考题: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最直接影响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态因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此平衡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比例,据估计,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产4000亿氧气。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响降水量,且减缓山坡上的土壤侵蚀。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森林( )A.是造雨者B.是“天然氧吧”C.是人类文明的摇篮D.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限制和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环境污染现象中,表述错误的是( )。A: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水质变坏B: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颗粒物急剧增高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得二氧化硫的浓度急剧增高D:汽车尾气的排放使得二氧化碳增多

发电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范围包括:()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A、化石燃料燃烧B、脱硫过程C、企业净购入使用电力D、燃油排放的

发电企业的全部排放包括()的二氧化碳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A、化石燃料燃烧B、脱硫过程C、燃油排放D、企业净购入使用电力

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森林碳汇是指()。A、森林植被可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B、森林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C、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对于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仅统计混合燃料中()的二氧化碳排放。A、原油燃烧B、煤炭C、化石燃料D、天然气

报告主体应报告在核算和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并分别报告()排放量、()排放量、()排放量。A、燃油燃烧B、化石燃料燃烧C、脱硫过程D、净购入使用的电力产生的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仅统计发电中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A、煤炭B、原油燃烧C、天然气D、化石燃料

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指()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A、原油燃烧B、煤炭C、化石燃料D、天然气

直接排放包括企业()和()产生二氧化碳排放。A、外购电力B、化石燃料燃烧C、燃煤燃烧D、工业生产过程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的主要原因。

燃烧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什么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一氧化碳释放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等人类活动,因此,其浓度是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森林越来越少B、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大片湿地的资源开发释放出大量的沼气D、与以上原因都有关系

30克核燃料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大约与()吨煤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

化石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核能。

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这段文字意在()。A、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B、强调核能在防止温室效应加剧中的关键作用C、阐明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巨大危害D、呼吁人们改变能源结构并大力植树造林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0%是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

多选题全世界森林面积自20世纪以来,每年约减少()亿公顷,相当于森林每年从大气中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减少()亿吨。A0.2B0.5C46D48

单选题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A15亿吨B16亿吨C17亿吨D18亿吨

单选题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A森林越来越少B化石能源燃烧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大片湿地的资源开发释放出大量的沼气D与以上原因都有关系

多选题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A二氧化硫B氮氧化物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单选题森林碳汇是指()。A森林植被可以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B森林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C自然界中向大气释放碳的母体。

判断题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