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分为()。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头霉素类D、碳青霉烯类E、单环菌素类

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分为()。

  • A、青霉素类
  • B、头孢菌素类
  • C、头霉素类
  • D、碳青霉烯类
  • E、单环菌素类

相关考题:

下列药物哪些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 A.糖肽类头孢菌素B.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糖肽类D.氨基糖苷类硝基咪唑类

在乳汁中含量低的抗菌药物是()。A、万古霉素B、四环素类C、大环内酯类D、氟喹诺酮类E、β-内酰胺类

针对厌氧菌,首选抗菌药物为:() A.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B.碳青霉烯类C.氨基糖苷类加环丙沙星D.左氧氟沙星

普通MPP采用()抗菌药物治疗。 A、大环内酯类B、b-内酰胺类C、奎诺酮类D、其他

以下抗菌药物中,不属时间依赖性的有( )。 A.β-内酰胺类B.大环内酯类C.林可霉素类D.氨基糖苷类E.氟喹诺酮类

头孢西丁( )A.能够增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B.属于窄谱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C.可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D.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时增加肾毒性E.抗菌谱最广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氨曲南( )A.能够增加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B.属于窄谱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C.可导致血小板功能障碍D.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时增加肾毒性E.抗菌谱最广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患者宜首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活性基团是( ) A、羧基B、酰胺基C、烯键D、β-内酰胺环

以下抗菌药物中属于抑菌剂的是:()。 A、β-内酰胺类B、氨基糖苷类C、氟喹诺酮类D、大环内酯类

下述抗菌药物的种类,属于抑菌药物的是()。 A、β-内酰胺类B、氨基糖苷类C、氟喹诺酮类D、大环内酯类

下列抗菌药物中,对于老年人和儿童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B.氨基糖苷类C.β—内酰胺类D.氯霉素类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应一日2~4次给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目前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而本身又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A.头霉素类B.碳青霉烯类C.β-内酰胺酶抑制剂D.青霉素类E.头孢菌素类

药品名称后缀为"米星"的药物是A、青霉素类抗菌药物B、喹诺酮类抗菌药物C、小单胞菌属类抗菌药物D、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E、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为减小毒性反应而低剂量合用抗菌药物以达效”的合理用药实例是A、β-内酰胺类联合磺胺类B、糖肽类联合氨基糖苷类C、多黏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D、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E、β-内酰胺类联合氨基糖苷类

药品名称后缀为“米星”的药物是A.青霉素类抗菌药物B.喹诺酮类抗菌药物C.小单胞菌属类抗菌药物D.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E.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下列抗菌药物中,在乳汁中含量低的是A:大环内酯类B:万古霉素C:四环素类D:β-内酰胺类E:氟喹诺酮类

简述β-内酰胺类的抗菌作用机制。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什么预防感染?

关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β-内酰胺结构B、抗菌作用弱C、与β-内酰胺类药合用D、提高β-内酰胺类抗菌效果E、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抗菌药物按PK/PD分类,属于浓度依赖性药物的是()A、β-内酰胺类B、克拉霉素C、氨基糖苷类D、林可霉素等E、红霉素

目前抗菌药物中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而本身又抑制β-内酰胺酶活性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A、头霉素类B、碳青霉烯类C、β-内酰胺酶抑制剂D、青霉素类E、头孢菌素类

达托霉素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抗菌药物()A、大环内酯类B、林可霉素类C、环脂肽类D、β-内酰胺类

试述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结构特征,它包含哪些类药物,试举例说明。

单选题按照PK/PD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7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B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2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C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10以上D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TMIC需要超过40%,喹诺酮类AUC0-24/MIC必须高于125,氨基糖苷类Cmax/MIC最好在5以上

多选题关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β-内酰胺结构B抗菌作用弱C与β-内酰胺类药合用D提高β-内酰胺类抗菌效果E减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