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分别为126.72m,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1/3100B、1/3500C、0.003D、0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分别为126.72m,126.76m,其相对误差为()。

  • A、1/3100
  • B、1/3500
  • C、0.003
  • D、0

相关考题: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K=1/3100B、K=1/3500C、K=0.000315D、K=1/5100

用精密丈量的方法对某一段距离进行了三次丈量,其结果分别为49.537米,49.535米,49.534米,其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为()。A、1/7500B、1/1000C、1/300D、1/16000

量距相对误差的精度必须满足()小于容许误差。A、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之比B、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之比C、往返丈量结果差D、往返丈量结果平均值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126.70m和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1/2100B、1/3500C、0.009D、1/211200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把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

距离丈量是丈量两点之间的倾斜距离,即两点连线(直线)的长度。

在平坦地面上可直接丈量(),为提高精度可往返丈量并取平均数。A、斜距B、水平距离C、高差D、长度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相对误差为()。A、K=1/5000B、K=1/4500C、K=0.00022D、K=-0.06

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A、相对误差;B、中误差;C、往返误差

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

取一长度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度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若长度为D的直线丈量了n次,则其算术平均值的权为()。

直线定线是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DAB=126.72m,DBA=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K=1/3100;B、K=1/3200;C、K=0.000315

钢尺丈量直线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直线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0m,返测为248.63m。()是错误的。A、水平距离AB是457.28mB、水平距离AB的往返差是10mmC、水平距离CD是248.67mD、AB的测量精度比CD高

直线丈量是指测量某()的水平长度。

在分段丈量过程中,AB段三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9.3870米,29.3890米,29.3880米,试计算其平均值。

评定距离丈量的精度,用往返丈量结果的较差与往返丈量距离的平均值之比值。

丈量AB直线的往测数据为128.526m,返测数据为128.518m,试求直线AB丈量精度。

单选题用精密丈量的方法对某一段距离进行了三次丈量,其结果分别为49.537米,49.535米,49.534米,其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为()。A1/7500B1/1000C1/300D1/16000

填空题直线丈量是指测量某()的水平长度。

单选题量距相对误差的精度必须满足()小于容许误差。A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之比B往返丈量距离差值与往返丈量距离平均值之比C往返丈量结果差D往返丈量结果平均值

单选题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126.70m和126.76m,其相对误差为()。A1/2100B1/3500C0.009D1/211200

多选题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定线和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

问答题丈量AB直线的往测数据为128.526m,返测数据为128.518m,试求直线AB丈量精度。

问答题在分段丈量过程中,AB段三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9.3870米,29.3890米,29.3880米,试计算其平均值。

多选题用钢尺进行直线丈量,应()。A尺身放平B确定好直线的坐标方位角C丈量水平距离D目估或用经纬仪定线E进行往返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