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物高程传递,水准仪在施工层校测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P5之内。A、±1mmB、±2mmC、±3mmD、±4mm

对于建筑物高程传递,水准仪在施工层校测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P5之内。

  • A、±1mm
  • B、±2mm
  • C、±3mm
  • D、±4mm

相关考题:

楼层高程传递使用高程上下传递法,用水准仪和钢尺将地面上水准点高程传递到楼层上,在各层上设立临时水准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测设各层细部的设计标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结构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 A、主轴线内控基准点的设置 B、施工层的放样与抄平 C、建筑物主轴线的竖向投测 D、施工层标高的竖向传递 E、建筑物外墙的位置测设

高层建筑物轴线主要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和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 )

在多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向上层传递高程,建筑物高层传递的常用方法有( )。A.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B.吊钢尺法C.水准仪D.吊锤球法E.利用钢尺直接丈量

施工层抄平前应先检查标高引测各点高程误差,当相互间误差小于( )mm时,以其各点的平均值作为本层标高引测点。A.2B.3C.5D.10

在多层建筑施工中,要由下层向上层传递高程,一般采用( )来保证楼板面高度准确。A.利用皮数杆传递高程B.水准仪传递高差C.垂吊钢尺用水准仪法D.利用钢尺自首层高程基准线直接丈量E.吊锤球自首层控制线引测

高层建筑施工中,向施工层传递高程,为施测方便,可以由下一层向上一层传递。

高空作业楼层标高抄平之前,应先校测从基准层传递上米的三个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引测水平线A、平均高差B、最大高程C、最小高程D、平均高程

高层建筑施工中,向施工层传递高程应至少选择()个传递点。A、1B、2C、3D、4

水准仪和钢尺是高程传递工具之一。

为了测设高程点方便和减少测设误差,在每幢建筑物附近应测定其高程为该幢建筑物室内地评设计标高的水准点。

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蓄水期应每隔()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应每隔()月校测一次。

用视准线法校测工作基点、观测增设的工作基点时,容许误差应不大于(),观测土工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各测回的容许误差应不大于()。

对于间接量测结果的课差,应按误差传递法则进行间接量测值的误差分析。

高程传递就是根据建筑物底层的±0.000标志,沿外墙面或楼梯间将高程测设到上层,以控制建筑物的高程,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建筑物底层的±0.000高程沿外墙或楼梯间将高程测设到上层,以控制建筑物的高度,这项工作称为()。A、轴线投测B、高程传递C、高程测量D、水平控制

建筑物高程传递中,用水准仪在各传递点准确测出()的起始高程线。A、统一B、各自C、至少两个传递点统一D、各楼地面

水准仪在施工层校测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之内。A、±lmmB、±2mmC、±3mmD、±4mm

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的方法是()。A、皮数杆B、水准仪C、钢尺直接丈量D、激光垂直仪E、吊钢尺法

建筑物各施工层的标高是有底层()传递的。A、高程控制点B、水准基点C、士0标高D、地面标高

填空题用视准线法校测工作基点、观测增设的工作基点时,容许误差应不大于(),观测土工建筑物上的位移标点时,各测回的容许误差应不大于()。

填空题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蓄水期应每隔()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应每隔()月校测一次。

单选题建筑物各施工层的标高是有底层()传递的。A高程控制点B水准基点C士0标高D地面标高

判断题高层建筑施工中,向施工层传递高程,为施测方便,可以由下一层向上一层传递。A对B错

单选题高空作业楼层标高抄平之前,应先校测从基准层传递上米的三个基准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引测水平线A平均高差B最大高程C最小高程D平均高程

填空题传递高程时,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测回间应(),各测回测得地上、地下水准点间的高差较差应小于()mm。

单选题高层建筑施工中,向施工层传递高程应至少选择()个传递点。A1B2C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