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普查标准时点为(),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A.2017年1月1日B.2017年12月1日C.2018年12月31日D.2018年1月31日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标准时间点为2017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 )年度资料。A.2016B.2017C.2018
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自行修改经济普查资料、编造虚假数据或者强令、授意经济普查机构、经济普查人员篡改经济普查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的,依法给予()。A.行政处罚B.刑事处罚C.处分D.通报
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工作期限是指( )。A.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首尾折半法”运用于( )。A.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资料B.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的资料
普查中规定标准时点是为了( )。A.保证统一的普查周期B.保证普查资料的时效性C.保证普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D.避免登记的资料发生重复或遗漏
调查资料的时间指()A、调查人员登记资料的日期B、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刻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普查时点为()24时,凡是年末资料,均以普查时点数据为准。A、12月1日B、12月31日C、11月1日D、1月1日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首尾折半法”运用于()。A、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资料B、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的资料
下面既不属于农用地利用资料,也不属于农用地经济资料的有()。A、农业生产实测资料B、农业区划资料C、土壤普查资料D、农业统计资料E、样点土地利用条件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A、2013年12月31日B、2013年1月1日C、2014年1月1日
不属于水管单位工程检查和普查资料的是()。A、月检查资料B、不定期检查资料C、普查资料D、新建工程设计资料
序时平均计算中,“首末折半法”运用于()。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资料
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C、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D、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
序时平均数计算中,“首未折半法”运用于()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资料C、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资料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
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A、调查工作的起讫时间B、搜集资料的时间C、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D、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019年1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按照部署,第()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
国务院决定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A、全国人口普查B、全国经济普查C、全国生态普查D、全国文物普查
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首末折半法”运用于()。A、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资料B、间隔不相等的时点序列资料C、由两个时点序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序列D、时期序列的资料
多选题我国经济普查每( )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 )( )的年份实施,标准时点为普查年份的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普查年份的年度资料。A每5年B每10年C逢3,8D逢0,5E逢1,5
单选题国务院决定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A全国人口普查B全国经济普查C全国生态普查D全国文物普查
单选题2019年1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正式启动。按照部署,第()全国经济普查标准时点为2018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8年年度资料。A三次B四次C五次D六次
判断题经济普查资料为时点资料,而非时期资料。()A对B错
单选题调查资料的时间指()A调查人员登记资料的日期B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C调查资料所属的时刻D调查资料所属的时点或时期
单选题序时平均计算中,“首末折半法”运用于()。A时期数列的资料B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资料D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资料
单选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A2013年12月31日B2013年1月1日C2014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