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不是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目的()。A、在最短的时间为急症病人提供最有效的医疗措施B、提高急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C、降低急症病人的死亡率D、避免急症病人残废E、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下列哪项不是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目的()。

  • A、在最短的时间为急症病人提供最有效的医疗措施
  • B、提高急症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 C、降低急症病人的死亡率
  • D、避免急症病人残废
  • E、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关考题:

脑损伤几天内是进行各项脑功能评估的最佳时机()。A、1天内B、3天内C、5天内D、7天内E、14天内

患者女性,18岁,既往无心脏病、咽炎、关节炎病史,发热并呼吸困难2天。查体:体温38.5℃,心率100次∕分,心前区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啰音。为明确诊断需做的关键检查是()。A、血培养B、胸部CTC、心脏超声D、血沉E、抗“O”

常用的颅内压监测方法有A、硬脑膜外测压法B、脑室内置管测压法C、硬脑膜下测压法D、蛛网膜下腔测压法

男性,60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症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结肠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发热39℃,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由40ml/h以上,逐渐减少至25ml/h以下,患者神志清楚。经补液仍不见好转。进一步确诊有价值的检查是()。A、腹部B超B、血钠、钾、氯、二氧化碳结合力C、血细菌培养D、血尿素氮、肌酐检查E、腹部CT

某男性患者,37岁,矿工,工作时因坑道突然发生塌方被埋,6小时后被救出,查体BP:100/80mmHg,P:100/min,神清,面色苍白,双臀及大腿明显肿胀,诊断为损伤性休克。对该患者进行休克监测,哪项观察结果表示预后极差甚至死亡率可达100%()。A、中心静脉压低于0.49kPaB、肺动脉楔压超过4.0kPaC、乳酸盐浓度超过8mmol/LD、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33kPaE、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

患者,男性,35岁。4天前因不慎划破皮肤后出现高热、皮肤瘀斑来院。查体:体温39.1℃,血压110/70mmHg,呼吸30次/分,心率107次/分,双肺呼吸音粗,下肢皮肤散在瘀点和瘀斑。血常规示白细胞18×109/L,血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纠正患者的低氧血症,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模式应选择()A、高频通气B、PEEPC、CPAPD、控制呼吸E、反比呼吸

女性患者,42岁,与丈夫吵架后被发现昏迷,伴呕吐、多汗、流涎及尿失禁,发现其房间有农药瓶,名称不详。查体:双瞳孔缩小,面、眼睑、舌及四肢肌纤维颤动,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在阿托品治疗过程中,根据什么情况进行阿托品减量或停用()。A、毒蕈碱样症状B、烟碱样症状C、阿托品化D、患者神志E、患者尿量

患者男,34岁,因“气促、少尿1周”来诊。查体:半坐位,全心扩大,心率13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心尖部2/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湿啰音,肝大,腹腔积液征(+)。超声心动图(UCG):全心扩大,室壁运动减弱。此时的处理是(提示肺动脉导管监测:肺动脉楔压(PAWP)≥18mmHg(1mmHg=0.133kPa)。)()。A、立即停止补液B、继续补液C、给予利尿剂D、给予血管活性药E、继续监测肺动脉楔压F、吗啡

蛔虫性肠梗阻腹部可触及()。A、蜡肠样肿块B、条索状肿块C、橄榄状肿块D、质硬不规则肿块E、囊性肿块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后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发热、蛋白尿、血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可能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Ⅰ型或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Ⅲ型超敏反应

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重要表现为:()。A、肠鸣音消失,高度腹胀B、肠鸣音高亢C、腹部不对称,可见肠型D、X线肠段尖端呈锥型,鸟嘴型E、腹部可扪及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