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取头颅侧位时,中心线对准()A、胶片中心B、外耳孔C、外耳孔前1cmD、外耳前、上各1cmE、外耳孔前、上各2.5cm

摄取头颅侧位时,中心线对准()

  • A、胶片中心
  • B、外耳孔
  • C、外耳孔前1cm
  • D、外耳前、上各1cm
  • E、外耳孔前、上各2.5cm

相关考题:

关于头颅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头颅后前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3°经眉间射入B、头颅后前正位,中心线垂直经眉间射入C、头颅侧位,中心线垂直蝶鞍处射入D、蝶鞍体表定位于外耳孔前2.5cm,再向上2.5cm处E、头颅摄影应使用滤线栅

摄取头颅侧位片时,中心线应对准A.胶片中心B.外耳孔C.外耳孔前lcmD.外耳前、上各lcmE.外耳孔前、上各5cm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头B.喙突C.橡突下2cmD.瞭突下5cmE.对侧腋下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头B.喙突C.橡突下2cmD.瞭突下5cmE.对侧腋下肩锁关节后前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头B.喙突C.橡突下2cmD.瞭突下5cmE.对侧腋下肩关节穿胸侧位,中心线应对准A.肱骨头B.喙突C.橡突下2cmD.瞭突下5cmE.对侧腋下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叙述中,不妥的是A.一般同时摄双侧比较观察B.取张闭口位观察功能C.按头颅侧位摄取D.被检侧靠近暗盒E.中心线向足侧倾斜25°~30°角

关于颈椎前后位中心线,叙述正确的是 A、向头侧倾斜25°对准甲状软骨射入检测器B、向头侧倾斜20°对准甲状软骨射入检测器C、向头侧倾斜18°对准甲状软骨射入检测器D、向头侧倾斜5°对准甲状软骨射入检测器E、向头侧倾斜10°对准甲状软骨射入检测器

摄取头颅侧位时,中心线对准A.胶片中心B.外耳孔C.外耳孔前1cmD.外耳前、上各1cmE.外耳孔前、上各2.5cm

下列哪种体位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角A.头颅正位B.头颅侧位C.汤氏(Towne)位D.颅底颌顶位E.颞颌关节侧位

摄取跟骨侧位片时,中心线对准A.内踝B.内踝前1cmC.内踝下1cmD.内踝后1cmE.内踝下2cm

内听道疾患的病人应摄取()A、汤氏位B、头颅后侧位C、颅底位D、斯氏位

头颅前后位的投照体位是( )A、冠状面平行于台面B、中心线对准眉间C、听呲线垂直于台面D、颏部、鼻尖紧贴暗盒

投照头颅侧位X线中心对准()A、中心线向足侧25度角射入B、中心线;向头端倾斜15~25度角C、X线中心垂直于胶片,经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投射。D、经外耳孔前上方各5CM投射

足前后位摄影时,应当将中心线对准()垂直暗盒射入;侧位摄影时,应当将中心线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摄取跟骨侧位片时,中心线对准()A、内踝B、内踝前1cmC、内踝下1cmD、内踝后1cmE、内踝下2cm

全部颈椎前后位、胸椎前后位、腰椎前后位摄影时,其中心线应分别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膝关节正、侧位摄影时,应当分别将中心线分别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肩胛骨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当对准()垂直暗盒射入;侧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当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踝关节正、侧位摄影时,应当分别将中心线分别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投照副鼻窦瓦氏位时,头颅矢状面应与台面成23°角,中心线对准鼻前棘垂直胶片。

乳突双15°侧位照片,患者头颅摆成标准侧位,中心线向头侧和枕侧各斜15°角。

内听道疾患的病人应摄取:()A、汤氏位B、头颅后前位C、颅底位D、斯氏位E、头颅侧位

填空题足前后位摄影时,应当将中心线对准()垂直暗盒射入;侧位摄影时,应当将中心线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填空题膝关节正、侧位摄影时,应当分别将中心线分别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多选题内听道疾患的病人可摄取()A汤氏位B头颅后前位C颅底位D斯氏位E头颅侧位

填空题踝关节正、侧位摄影时,应当分别将中心线分别对准()、()垂直暗盒射入。

单选题摄取跟骨侧位片时,中心线对准()A内踝B内踝前1cmC内踝下1cmD内踝后1cmE内踝下2cm

判断题投照副鼻窦瓦氏位时,头颅矢状面应与台面成23°角,中心线对准鼻前棘垂直胶片。A对B错

填空题肩胛骨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当对准()垂直暗盒射入;侧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当对准()垂直暗盒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