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第一天内至少间隔2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

对于未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第一天内至少间隔2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


相关考题:

室间隔缺损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其栓塞的部位发生在A、脑B、肾C、肝D、肺E、四肢

患者男,32岁。门诊拟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收住入院。住院第一天,护士为患者采集血标本,下列正确的方法是A、每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B、每间隔3小时采血1次,共3次C、只能在夜间采血,每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D、在早、中、晚餐前采血3次E、可在任意时间采血3次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入院第一日每间隔1小时采血一次,共三次B.对于应用过抗生素的亚急性患者,应停药2~7天后采血C.本病需在体温升高时采血D.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后开始治疗E.每次取静脉血10~20ml,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

易患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病变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主动脉瓣狭窄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发生于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疾病( )。A、风湿性心瓣膜病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其余选项都是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主要发生在A.心瓣膜病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房间隔缺损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

男性患者,28岁。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抗菌治疗症状好转后,突然出现腹痛、呕吐、血便。首选应考虑的诊断为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肠系膜动脉栓塞B.急性肠炎C.急性肠梗阻D.急性胃炎E.急性胃穿孔

对于未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第一天内至少间隔2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A对B错

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入院后6小时内间隔2小时共抽取3个标本后即开始治疗A对B错

易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主动脉狭窄D室间隔缺损E法洛四联症

Os1er结节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A对B错

有关感染性心内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临床上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均至少行一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B、经食管超声敏感性高于经胸超声,可检出直径<5mm的赘生物C、不恰当的使用抗生素对于没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反而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D、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通常伴有脾增大E、为预防心内膜炎并不推荐接受胃肠道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使用抗生素

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入院后6小时内间隔2小时共抽取3个标本后即开始治疗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

Os1er结节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试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一般原则。

室间隔缺损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其栓塞的部位多发生在()。A、脑B、肾C、脾D、肺E、四肢

男性患者,28岁。诊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抗菌治疗症状好转后,突然出现腹痛、呕吐、血便。首选应考虑的诊断为()A、急性肠梗阻B、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肠系膜动脉栓塞C、急性胃炎D、急性肠炎E、急性胃穿孔

单选题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程可分为()A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B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C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D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E陈旧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判断题对于未治疗的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第一天内至少间隔2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A对B错

多选题易合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有()A房间隔缺损B动脉导管未闭C主动脉狭窄D室间隔缺损E法洛四联症

问答题试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应用抗生素治疗的一般原则。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其栓塞的部位发生在( )A脑B肾C脾D肺E四肢

单选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下列哪种疾病( )A风湿性心瓣膜病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以上均是

判断题对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于入院后6小时内间隔2小时共抽取3个标本后即开始治疗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