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穿刺针头的置入方向()A、穿刺前应确认动、静脉血流走向,动脉穿刺针头可同血流方向一致,也可相反置入B、动脉穿刺针和静脉穿刺针方向可随意调换C、静脉穿刺针应予静脉血流相同的方向,指向心脏D、静脉穿刺针可逆血流方向穿刺E、连接血路管可不必在意动静脉的方向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穿刺针头的置入方向()

  • A、穿刺前应确认动、静脉血流走向,动脉穿刺针头可同血流方向一致,也可相反置入
  • B、动脉穿刺针和静脉穿刺针方向可随意调换
  • C、静脉穿刺针应予静脉血流相同的方向,指向心脏
  • D、静脉穿刺针可逆血流方向穿刺
  • E、连接血路管可不必在意动静脉的方向

相关考题:

关于动静脉人工内瘘的日常维护说法正确的是()A、内瘘侧衣袖可使用拉链.纽扣等,便于穿刺B、出现内瘘血管瘤时,扎紧血管瘤上端,紧急送医院就诊C、局部疼痛.无猫喘.无震颤.沿内瘘血管方向有硬块.血管塌陷,提示内瘘闭塞D、禁止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及长时间压迫和屈曲E、局部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及时就诊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时距离瘘口多少厘米()A、3cmB、4cmC、5cmD、6cmE、2cm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感染的预防包括()A、注意无菌操作B、穿刺前清洁内瘘侧肢体C、争取穿刺一次成功D、保持内瘘侧肢体清洁干燥E、透析后当天可以洗澡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应注意()A、需扎止血带B、不用绷紧皮肤C、穿刺针斜面向下D、不用固定E、穿刺时不予扎止血带

血透监测及静脉穿刺不可在有动静脉内瘘或()的肢体进行。A、PICCB、中心静脉置管C、人工血管D、静脉留置针E、移植血管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角度()A、15B、45C、30D、40E、20

穿刺内瘘时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的距离至少要在()以上,动静脉穿刺点至少间隔()。动静内瘘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等。

下列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压迫止血描述正确的是()A、用绷带用力压住防止出血B、用手压迫5minC、只需要压迫皮肤穿刺点D、既需要压迫皮肤穿刺点也需要压迫血管穿刺点E、只需要压迫血管穿刺点

下列哪项不是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前的护理()A、术前评估B、穿刺C、皮肤准备D、知情沟通E、心理护理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除哪项以外()A、听诊B、触诊C、检查血流方向D、穿刺E、视诊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穿刺时距离上一次针眼多少()A、0.2-0.5cmB、0.3-0.6cmC、1.0-1.5cmD、0.5-0.8cmE、0.5-1.0cm

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时静脉穿刺点应优先选择()A、对侧肢体B、动静脉穿刺于同一条血管C、颈部静脉D、下肢静脉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式()A、绳梯法B、定点法C、区域法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A、病情观察B、内瘘功能的检测C、早期并发症的预防D、肢体活动E、做完内瘘就可以穿刺

下列哪项不利于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A、靠近动静脉吻合口3cm处避免穿刺B、上一次穿刺点此次可继续穿刺C、在瘘管弧形转弯处不可穿刺D、每个穿刺点的间距为0.5-1.0cmE、可以不断的更换穿刺点

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先穿刺动脉,再穿刺静脉B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口2cmB、动静脉穿刺点相距5cmC、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相距10cm以上D、穿刺点用75%酒精消毒一遍即可

关于动静脉内瘘穿刺正确的做法()A、先穿刺动脉后穿刺静脉B、动脉穿刺点距瘘口至少3cmC、动静脉穿刺点间距离至少6-8cmD、穿刺位置距上次穿刺点至少1cmE、进针时穿刺针斜面应向下

动静脉瘘穿刺成功后,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临时性血管通路是()A、中心静脉插管B、动静脉内瘘C、直接动静脉穿刺D、动静脉外瘘E、血管浅置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A、直接动静脉穿刺B、移植血管内瘘C、动静脉外瘘D、中心静脉插管E、自体动静脉内瘘

单选题慢性血液透析患者,最理想的血管通路是()A直接动静脉穿刺B移植血管内瘘C动静脉外瘘D中心静脉插管E自体动静脉内瘘

单选题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先穿刺动脉,再穿刺静脉B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口2cmB动静脉穿刺点相距5cmC动脉穿刺点距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相距10cm以上D穿刺点用75%酒精消毒一遍即可

单选题临时性血液透析通路主要是指( )A静脉穿刺B动静脉内瘘C人工体外循环D动静脉插管法E动脉穿刺

填空题动静脉瘘穿刺成功后,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