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8岁,慢性肾炎,CKD5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十年,近日左前臂内瘘血栓形成,今日行左上臂高位内瘘术,请问术后护理有哪些?

患者,女,48岁,慢性肾炎,CKD5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十年,近日左前臂内瘘血栓形成,今日行左上臂高位内瘘术,请问术后护理有哪些?


相关考题:

动静脉内瘘术后,超声能提供的检查有:() A.内瘘(非透析状态)功能的评价B.内瘘及周边血管是否有血栓形成、管腔是否扩张、狭窄、闭塞等C.内瘘及周边血管血管走行、内径、内中膜厚度、血流峰值流速、时间均值流速、流量数值D.以上全是

患者女,50岁。20天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时损伤左侧输尿管,形成左侧输尿管阴道瘘。当前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是A.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B.输尿管镜检查术C.经阴道输尿管阴道瘘修补术D.经皮左肾穿刺造瘘术E.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

汪某,男,35岁。慢性肾衰竭病史3年,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2个月,拟使用内瘘进行血液透析。护士指导病人对内瘘的自我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如扪及内瘘吻合口处有震颤,应立即回医院治疗B、每次透析前清洁手臂C、勿穿紧袖衣服D、避免内瘘侧肢体暴露于过热环境E、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压

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健康教育包括()A、教会病人如何判断内瘘是否通畅B、保持内瘘局部皮肤清洁C、内瘘侧肢体避免受压D、透析结束当天即可洗澡E、注意肢体保暖

张某,女,65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血钾6.8mmol/L”于2016年6月2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术,术后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由诱导透析逐渐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2016年6月29日行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内瘘延迟使用,加强术后锻炼,仍使用导管作为血管通路。2015年8月15日,按照导管护理常规消毒导管口,回抽封管液后连接管路上机,透析开始20分钟后主诉畏寒,寒战后发热,测体温39.5℃。应该做哪些检查以明确诊断?

试述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手术后的早期护理要点。。

何谓血液透析?试述内瘘护理。

张某,女,65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血钾6.8mmol/L”于2016年6月2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术,术后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由诱导透析逐渐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2016年6月29日行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内瘘延迟使用,加强术后锻炼,仍使用导管作为血管通路。2015年8月15日,按照导管护理常规消毒导管口,回抽封管液后连接管路上机,透析开始20分钟后主诉畏寒,寒战后发热,测体温39.5℃。该患者发生畏寒、高热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患者,女性,36岁,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6年,现血管通路为右侧肱动脉-头静脉内瘘,已使用5年,右上臂头静脉、贵要静脉均严重瘤样扩张。内瘘搏动强,震颤稍弱,彩色多普勒超声示瘘体部位血管直径2.6cm,请问患者内瘘出现了什么并发症?发生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患者,女,75岁,慢性肾炎,CKD5期,2型糖尿病,患者于2013年3月行右侧颈内静脉长期置管,开始透析治疗,后因血流量差行左前臂内瘘两次,均成熟不良,后于2015年6月行左上臂肱动脉-头静脉内瘘,术后两月行内瘘穿刺,血流量达到治疗要求,术后患者左侧肢体进行性水肿,左手背肿胀,皮肤色泽暗红。请问患者出现了哪种内瘘并发症?发生机理是什么?如何处理?

防止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患者李某,男性,58岁,维持性透析11年,因胸部不适于今日行冠脉造影术,造影术后遵医嘱立即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小时。影响这些透析原理的因素有哪些?

患者李某,男,62岁,慢性高血压病史15余年,规律血液透析十年余,血管通路为前臂内瘘,近期患者出现内瘘部位红肿,压之痛感明显,触诊震颤明显,听诊局部粗糙吹风样杂音,患者体温37.8℃,心率82次/分。内瘘出现了什么并发症,该并发症的易感原因有哪些?

患者李某,男,62岁,慢性高血压病史15余年,规律血液透析十年余,血管通路为前臂内瘘,近期患者出现内瘘部位红肿,压之痛感明显,触诊震颤明显,听诊局部粗糙吹风样杂音,患者体温37.8℃,心率82次/分。如何预防及处理?

高位动静脉内瘘发生窃血综合征的常见原因()A、由于内瘘吻合口大小及上臂血管内径较粗导致B、内瘘使用过早C、患者自身原因D、内瘘术后包扎过紧,内瘘受压

患者,男,68岁,规律透析15年,高位内瘘,今日患者结束透析时,护士予密闭式回血的方法回血,再回动脉管侧时,血液冲进生理盐水瓶中,为什么?如何预防?

患者,女,28岁,规律透析2年,昨日来例假,例假量正常,今日行透析,请问选择哪种抗凝方案?在透析过程中如何护理?

患者,男性,64岁。因“左手指进行性肿胀、暗红半月”于2010年2月10日入院。2005年11月行血液透析治疗,右侧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内瘘。患者每周行2次血液透析。2009年5月因内瘘闭塞行左侧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内瘘,术后手背有轻度水肿,1月余后自行缓解。查体:患者左手背、手指肿胀明显,握拳不能,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呈暗红色,中指部分皮肤坏死,皮温可,指压左手甲床试验阴性。吻合口远心端可见一血管(头静脉分支)搏动明显,手背及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间均可扪及静脉血管搏动,用力按压吻合口远心端搏动的血管,手背及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问血管搏动不能扪及。近2月来,患者透析有时血流量不超过220mL/min。请问该患者的诊断?需要完善哪些检查?主要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部位优选()A、肘部内瘘B、腕部内瘘C、踝部内瘘D、大腿部内瘘

患者李某,男性,58岁,维持性透析11年,因胸部不适于今日行冠脉造影术,造影术后遵医嘱立即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4小时。请问在该项治疗过程中是通过哪些原理达到了清除毒素及造影剂的目的?

张某,女,65岁,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血钾6.8mmol/L”于2016年6月20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右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留置术,术后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由诱导透析逐渐过渡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三次,每次4小时。2016年6月29日行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因自身血管条件差,内瘘延迟使用,加强术后锻炼,仍使用导管作为血管通路。2015年8月15日,按照导管护理常规消毒导管口,回抽封管液后连接管路上机,透析开始20分钟后主诉畏寒,寒战后发热,测体温39.5℃。如何正确留取血标本?

女,24岁,右肾结核行右肾切除,抗结核治疗半年多,尿痛缓解,但尿频加重,每晚7~8次,IVP见左肾显影尚好,仅伴轻度肾积水及膀胱痉挛,尿常规白细胞0~2/HP,目前治疗应选择()A、左肾造瘘术B、继续抗结核治疗C、左尿管皮肤造瘘术D、膀胱扩大术E、膀胱造瘘术

问答题试述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手术后的早期护理要点。。

问答题何谓血液透析?试述内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