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奶牛1月1日起,外国企业一律以()年度为纳税年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A、公历B、财政C、阴历D、税收

自2008奶牛1月1日起,外国企业一律以()年度为纳税年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 A、公历
  • B、财政
  • C、阴历
  • D、税收

相关考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纳税期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应当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B.按月预缴所得税的,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C.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90 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D.企业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终止经营活动,应当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依照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纳税年度的具体认定有( )。A.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B.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小间开业的,以实际经营期为—个纳税年度C.纳税人进行清算的,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D.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的,以经营满365天为一个纳税年度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应当自年度终了后一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该期限是( )。A.自年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B.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5日内C.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D.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

某外国人2008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9年2月15日回国,2009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9年11月15日至2009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9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10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A.2009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10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B.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C.2009年度和2010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D.2008年度和2010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根据企业所得税的有关规定,以下关于纳税期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应当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B.企业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C.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9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D.企业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终止经营活动,应当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某外国人2007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8年 2月15日回国,2008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8年11月15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8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9年12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A.2007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8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B.2008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9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C.2008年度和2009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D.2007年度和2008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法表述正确的有( )。A.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B.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C.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D.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13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E.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税务机关按照规定进行特别纳税调整后,除了应该对企业补征税款之外,还应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加收利息的期间是( )。A.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1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B.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5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C.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D.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7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

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损失的所得税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损失的所得税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2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B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5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C.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4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D.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3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

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损失的所得税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2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 B、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5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C、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4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D、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3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年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B.纳税年度自公历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C.纳税年度自公历10月1日至次年9月30日D.纳税年度采用农历年度

2008纳税年度起,车船税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计算缴纳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期限为()。A、自年度终了之日起3个月内B、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C、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D、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其汇算清缴的时间为()。A、自年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B、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5日内C、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D、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企业应自年度终了之13起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B、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C、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D、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1个纳税年度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所得税的纳税申报正确的有()。A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B企业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10日内,向税务机关预缴税款C居民企业一般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D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E企业在纳税年度内亏损也要按规定报送有关资料

判断题2008纳税年度起,车船税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计算缴纳A对B错

多选题企业所得税的具体纳税年度认定是()。A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B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的,以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C纳税人进行清算时,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D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的,以经营期满365天为一个纳税年度

单选题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其汇算清缴的时间为()。A自年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B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5日内C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D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

单选题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损失的所得税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18年)A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2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B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3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C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5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D自搬迁完成年度起分4个纳税年度,均匀在税前扣除

单选题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的费用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费用减除标准自2008年3月1日起,费用月减除额提高至()元。A800B1200C1600D2000

多选题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B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C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D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E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单选题自2008奶牛1月1日起,外国企业一律以()年度为纳税年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A公历B财政C阴历D税收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企业应自年度终了之13起4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B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C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D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1个纳税年度

多选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纳税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B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1个纳税年度C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3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D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单选题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期限为()。A自年度终了之日起3个月内B自年度终了之日起4个月内C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D自年度终了之日起6个月内

单选题2008年起,纳税人用于公益性的捐赠,符合扣除规定的是(  )。A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B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C年度收入总额3%以内的部分D年度收入总额30%以内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