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监测治疗室,给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为A、5~7ml/kgB、6~8ml/kgC、8~10ml/kgD、10~12ml/kgE、10~15ml/kg

在重症监测治疗室,给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为

  • A、5~7ml/kg
  • B、6~8ml/kg
  • C、8~10ml/kg
  • D、10~12ml/kg
  • E、10~15ml/kg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42岁,诊断重症哮喘入院,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为实施气道保护策略,以下监测哪项指标意义最重要A、气道峰压B、呼吸频率C、潮气量D、平台压E、呼气末正压

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时应重点监测A、气道阻力B、呼吸系统顺应性C、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情况D、吸气流速E、潮气量

对于气压伤的病人,给病人在机械通气上使用小潮气量为()ml/kg。 A、1~5B、8~13C、5~8D、10~16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监测PPV()。 A、机械通气B、窦性心律C、自主呼吸D、潮气量8ml/kg

下列哪项不是机械通气治疗的适应症( )A.术后恢复期病人B.心肺复苏后期治疗C.换气功能不全D.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后E.通气功能不全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下述不正确的是A、容易产生人机对抗,常常需要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 B、执行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设置小潮气量(7~10ml/kg) C、为对抗患者存在的内源性PEEP,可设置低值PEEP D、吸呼比的设置为1:1~1:1.5 E、合并脑水肿时不应实施可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的通气策略

要维持重症病人的循环功能稳定,应对()、()、()、()和()进行监测治疗。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转院时,医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儿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采取以下措施:()A、建立或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及必要的药物治疗B、使用心电监护仪对病人进行持续心电监测。C、给氧或机械通气,应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并注意保持气道通畅。D、患儿昏迷、呕吐时,应将患儿仰卧,避免误吸或呼吸道阻塞。E、以上都不是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采用:()A、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B、有创正压通气。C、无创正压通气D、体外膜氧合(ECMO)E、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关于肥胖患者的机械通气,下列哪项不正确()A、采用大潮气量人工通气B、不宜采用PEEPC、采用低潮气量人工通气D、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E、头低位及俯卧位自主呼吸易出现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时,一般成人的潮气量为(),儿童为()。

机械通气病人潮气量设置主要根据()A、年龄B、身高C、肥瘦D、性别E、体重

完全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时,通气机的潮气量应维持在()A、10~12ml/kgB、15~20ml/kgC、12~15ml/kgD、20~25ml/kgE、6~8ml/kg

应用控制机械通气时应监测下列哪些指标()A、吸气峰压B、呼出潮气量C、酸碱平衡D、吸气流速率E、呼吸频率

重症监测治疗室中进行氧治疗时的供氧方法有()、()。

单选题患者男性,42岁,诊断重症哮喘入院,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为实施气道保护策略,以下监测哪项指标意义最重要()A气道峰压B呼吸频率C潮气量D平台压E呼气末正压

单选题在重症监测治疗室,给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潮气量为A5~7ml/kgB6~8ml/kgC8~10ml/kgD10~12ml/kgE10~15ml/kg

多选题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病例采用:()A可参照ARDS机械通气的原则进行。B有创正压通气。C无创正压通气D体外膜氧合(ECMO)E俯卧位通气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

填空题重症监测治疗室中进行氧治疗时的供氧方法有()、()。

填空题机械通气时,一般成人的潮气量为(),儿童为()。

多选题应用控制机械通气时应监测下列哪些指标()A吸气峰压B呼出潮气量C酸碱平衡D吸气流速率E呼吸频率

填空题要维持重症病人的循环功能稳定,应对()、()、()、()和()进行监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