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8层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2003年5月开工,2003年7月桩基施工完毕。 事件一:现场检查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二:3根桩桩身有断裂。试述事件一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某18层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2003年5月开工,2003年7月桩基施工完毕。 事件一:现场检查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二:3根桩桩身有断裂。 试述事件一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关考题:

钢筋混凝土预制管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 A、桩身断裂B、桩顶移位C、沉桩达不到设计深度D、沉桩过深E、桩顶破碎

某综合楼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事件一: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200 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 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0.5m;成桩后按总桩数的10%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验;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对桩基承载力进行检验,检验桩数按总桩数的1%抽取,共检测2 根。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问题】1.指出事件一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2.分别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014年)【背景资料】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某新建工业厂区,地处大山脚下,总建筑面积 16000m2,其中包含一幢六层办公楼工程,摩擦型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在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某一根管桩在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认为该桩承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经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各方参建人员和专家会商后同意终止沉桩,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问题】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同意终止沉桩是否正确?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2014年案例二)【背景资料】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某新建工业厂区,地处大山脚下,总建筑面积16000m2,其中包含一幢六层办公楼工程,摩擦型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在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某一根管桩在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认为该桩承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经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各方参建人员和专家会商后同意终止沉桩,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问题】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同意终止沉桩是否正确?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某新建工业厂区,地处大山脚下,总建筑面积16000m2。其中包含一幢六层办公楼工程,摩擦型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一:在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某一根管桩在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认为该桩承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经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各方参建人员和专家会商后同意终止沉桩,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问题】  1.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同意终止沉桩是否正确?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背景某新建办公楼工程,主楼建筑面积29600平方米,地上16层,地下1层,基础埋深4m,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混合结构,地上3层。地下防水采用防水混凝土附卷材防水,屋面采用卷材防水,室内采用涂料防水。土方开挖采用放坡形式。预制桩地基,筏板基础。某施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土方开挖过程中,边坡局部塌方,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严重了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监理单位认为原因是基坑开挖坡度不够。要求清除塌方后作临时性支护措施。事件二:预制桩施工中桩身断裂。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人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桩人土后,遇到大块坚硬的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采取的措施是在稳桩过程中及时纠正垂直,接桩时要保证上下桩在同一纵轴线上,接头处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三:主楼地上一层楼板钢筋验收时,发现柱、板主筋错位,个别保护层不够。项目部分析原因是钢筋未按照设计或翻样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防治措施是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四:一层电梯侧墙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现象。项目部分析原因是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接缝不严、漏浆,模板表面污染未清除;木模板在混凝土入模之前没有充分湿润,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钢筋保护层垫块厚度或放置间距、位置等不当。防治措施是:模板使用前进行表面清理,保持表面清洁光滑,钢模应保证边框平直,组合后应使接缝严密,必要时可用胶带加强,浇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或均匀涂刷脱模剂。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事件五:二层顶板发现混凝土收缩裂缝。项目部分析原因是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如骨料含泥量大等;水泥或掺合料用量超出规范规定。防治措施是选用合格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够,措施不全。问题(1)事件一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2)事件二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3)事件三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4)事件四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5)事件五中,事故原因、防治措施还应有哪些?

某工程项目地下 2 层, 地上 15 层, 桩基为端承型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直径 800mm, 有效桩长为 15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35。事件 1: 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进行第一次清孔后, 沉放钢筋笼和导管并进行第二次清孔, 沉渣厚度为 80mm, 施工单位认为符合规定, 便采用 C35 混凝土进行水下浇筑。桩底注浆时, 注浆压力达到设计值施工单位便终止注浆。 旁站监理人员认为不妥, 要求施工单位继续注浆。事件 2: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50%时, 采用高应变等方法依次进行桩基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受检桩为局部地基条件出现异常的桩和重要部位的桩。问题:1.事件 1 中,(1) 请指出桩底注浆时, 监理人员的说法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2) 指出本事件还有哪些不妥之处, 并给出正确做法;(3) 计算单根桩混凝土最小浇筑量(保留 2 位小数)。2.事件 2 中, 指出桩基检测中的不妥指出, 并给出正确做法; 补充桩身完整性的检测方法; 桩基检测时,受检桩的选择条件还有哪些?

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下事件。 事件1: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2:有3根桩桩身断裂。 另外,施工图B处还设计有桩承台基础,因放线人员看图不细,承台基础超挖0.5m;由于基坑和地面回填土不密实,致使地面沉降开裂严重。 【问题】 1.简述事件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简述事件2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超挖部分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4.回填土不密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某18层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2003年5月开工,2003年7月桩基施工完毕。 事件一:现场检查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二:3根桩桩身有断裂。预制桩沉桩过程中桩顶位移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背景 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事件三中,桩身混凝土试件取样有哪些规定。

背景 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事件四中,竣工验收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背景 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事件二中,⑧-D轴交汇处某桩桩径及桩位偏差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并说明理由。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常见质量问题()。A、桩身断裂B、桩顶位移C、沉桩达不到设计深度

背景 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事件一中,指出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存在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下事件。 事件1: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2:有3根桩桩身断裂。 另外,施工图B处还设计有桩承台基础,因放线人员看图不细,承台基础超挖0、5m;由于基坑和地面回填土不密实,致使地面沉降开裂严重。 【问题】 1、简述事件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简述事件2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超挖部分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4、回填土不密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某建筑公司,在施工一写字楼的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基础时,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节省成本,项目经理严格要求按设计桩顶标高控制桩顶标高。  事件二:有5根桩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不合格,经对桩体钻芯取样检测,桩体混凝土实际强度均满足要求。  事件三:另有1根桩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强度和桩体钻芯取样检测强度均不合格,但静荷载试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问答题由某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移动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考虑到现场的复杂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基坑监测。事件二:根据施工情况,将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事件三:在进行基础工程桩基验收时,发现部分桩有颈缩现象,个别桩身发生断裂,施工单位及时作了处理,经重新验收全部合格。事件三桩基础经处理后重新验收,给予验收合格的处理是否妥?当发现单位工程验收的内容及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计划管理案例分析题: 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下事件。 事件1: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2:有3根桩桩身断裂。 另外,施工图B处还设计有桩承台基础,因放线人员看图不细,承台基础超挖0、5m;由于基坑和地面回填土不密实,致使地面沉降开裂严重。 【问题】 1、简述事件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简述事件2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超挖部分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4、回填土不密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问答题由某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移动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考虑到现场的复杂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基坑监测。事件二:根据施工情况,将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事件三:在进行基础工程桩基验收时,发现部分桩有颈缩现象,个别桩身发生断裂,施工单位及时作了处理,经重新验收全部合格。指出事件二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该施工缝应如何处理。

问答题某18层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2003年5月开工,2003年7月桩基施工完毕。 事件一:现场检查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二:3根桩桩身有断裂。预制桩沉桩过程中桩顶位移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主要有哪些?

问答题1.背景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 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2.问题(1)事件一中,指出泥浆护壁灌注桩施工存在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2)事件二中,⑧-D轴交汇处某桩桩径及桩位偏差是否满足验收规范要求,并说明理由。(3)事件三中,桩身混凝土试件取样有哪些规定。(4)事件四中,竣工验收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新建工业厂区,地处大山脚下,总建筑面积16000m2,其中包含一幢六层办公楼工程,摩擦型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在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某一根管桩在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认为该桩承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经组织勘查、设计、施工等各方参加人员和专家会商后同意终止沉桩,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问题】事件中,监理工程师同意终止沉桩是否正确?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通常有哪几种?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摩擦型锤击预制桩基础模式。事件一:在预制桩锤击沉桩施工过程中,某一根管桩端标高接近设计标高时难以下沉:此时,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单位任务该桩承载能力已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提出终止沉桩.经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各方参建人员和专家会商后同意终止沉桩,监理工程签字认可。事件二:土方开挖过程中发现部分桩身断裂,开挖后的土方堆在坑边,时值春季大风季节,形成大面积扬尘,被当地环保部门停工整顿。事件三:采用反铲挖掘机挖土,接近尾声,突降暴雨,项目经理为保证工期,要求立即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停止。问题:1.事件一做法是否正确,预制桩沉桩方式有哪些?2.桩身断裂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3.对于事件二土方正确的做法是什么?4.建筑工程常见的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5.针对事件三,正确做法是什么。遇到何种情况是应立即停工?

问答题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某市一制品厂新建56000m2钢结构厂房,其中A至B轴为额外二层框架结构的办公楼,基础为桩承台基础,一层地面为C20厚150mm混凝土。2007年开工,2008年竣工。工图中设计有15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施工后,在现场检查发现如下事件。 事件1: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2:有3根桩桩身断裂。 另外,施工图B处还设计有桩承台基础,因放线人员看图不细,承台基础超挖0.5m;由于基坑和地面回填土不密实,致使地面沉降开裂严重。 【问题】 1.简述事件1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简述事件2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超挖部分是否需要处理?如何处理? 4.回填土不密实的现象、原因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问答题由某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大厦,地上46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移动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考虑到现场的复杂性,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基坑监测。事件二:根据施工情况,将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设置在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事件三:在进行基础工程桩基验收时,发现部分桩有颈缩现象,个别桩身发生断裂,施工单位及时作了处理,经重新验收全部合格。指出事件一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背景 天津某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地下2层,地上18层。由于地质条件不太理想,所有柱及墙底均设计有D=800mm的泥浆护壁灌注桩加桩承台基础、地连梁,地下室底板为整体筏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成孔后清孔换浆,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合格,然后下放钢筋笼、导管,并按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均超出设计桩顶标高300mm。 事件二:监理工程师对成桩进行检查,发现⑧-D轴交汇处某桩成桩直径不足800mm,实测值为760mm,且桩位偏差为113mm。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查阅相关资料显示,所有桩身混凝土试件检验均合格,并进行承载力试验,所有桩承载力检测均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事件四: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将所有工程档案提请当地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进行预验收,合格后提请建设单位正式组织竣工验收。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共赴现场进行竣工验收,验收获得通过。事件四中,竣工验收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问答题某18层高层住宅楼,剪力墙结构,地下2层,设计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压)基础,2003年5月开工,2003年7月桩基施工完毕。 事件一:现场检查有5根桩深度不够; 事件二:3根桩桩身有断裂。试述事件一质量问题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