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提示:病人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A、妥善固定,以防脱出B、保持有效引流C、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D、观察病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E、引流不畅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F、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G、严格无菌操作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提示:病人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 A、妥善固定,以防脱出
  • B、保持有效引流
  • C、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
  • D、观察病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 E、引流不畅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 F、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 G、严格无菌操作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38岁。因胆总管结石入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第2天,护士对患者的T管进行护理操作时,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妥善固定B.引流通畅C.观察及记录胆汁颜色及量D.每日定时冲洗E.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

关于“T”管护理,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妥善固定“T”管C、如有阻塞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快速推注冲洗D、记录胆汁性质及量E、注意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的皮肤

患者,男,52岁。早期胃癌,行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肠减压管护理,下列错误的是A.严格无菌技术操作B.保持引流管通畅C.观察和记录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D.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E.妥善固定引流管,如果胃管不慎脱出,须立即插回

男,48岁,早期胃癌,行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术。术后胃肠减压管护理,下列错误的是A.严格无菌技术操作B.保持引流管通畅C.观察和记录引流液性状和引流量D.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E.妥善固定引流管,如果胃管不慎脱出,须立即插回

患者,女性,56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留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两种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有何不同A、每天更换引流袋B、保持引流管通畅C、拔管前夹管观察1~2天D、观察引流量和性质E、引流袋不得高于引流出口

患者,女性,66岁。近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观察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连接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B.协助患者变换体位C.检查引流管位置,有无脱出D.检查引流袋是否低于引流口E.检查引流管有无压迫、扭曲

患者女性,57岁。阵发性右上腹绞痛伴高热,体温38.5℃,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后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护理措施不同的是A.保持引流管通畅B.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C.拔管前需试行闭管1~2天D.固定好引流管,引流管应低于引流口E.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患者,女性,56岁。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留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两种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有何不同A.每天更换引流袋B.保持引流管通畅C.拔管前夹管观察1~2天D.观察引流量和性质E.引流袋不得高于引流出口

患者,男性,33岁,行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3天。关于T管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妥善固定B.引流通畅C.观察及记录的颜色及量D.每日定时冲洗E.更换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T型管拔管的指征有()A、引流量减少至300mlB、一般在手术后1周拔管C、无腹痛D、黄疸消退E、夹管后无不适F、胆管造影证实没有残余结石G、体温下降H、胆管无狭窄

患者女性,66岁。近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观察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连接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B、协助患者变换体位C、检查引流管位置,有无脱出D、检查引流袋是否低于引流口E、检查引流管有无压迫、扭曲

患者,男性,47岁,诊断为胆石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T”管引流护理的操作要点不正确的是:()A、引流管用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标识清楚B、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C、保持引流通畅D、准确记录24H引流量E、定时更换引流袋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手术前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提示:病人体温39.5℃,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kpa,腹痛加剧,查体:右上腹明显压痛,准备行手术治疗。A、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B、指导病人卧床休息C、心理护理D、缓解疼痛E、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饮食F、取休克体位G、采取降温措施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剑突下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B、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C、疼痛可阵发性加剧D、持续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E、皮肤巩膜黄染F、消化道症状

患者,男性,47岁,诊断为胆石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T”管引流的护理评估要点中不包括:()A、评估病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B、评估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C、“T”管周围皮肤有胆汁渗漏时,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D、评估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消退情况及大便颜色E、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是()A、恶心、呕吐B、腹胀、嗳气C、腹痛D、寒战、高热E、黄疸F、腹泻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考虑病人可能的疾病是什么?()A、胃溃疡B、胆囊炎C、胆石症D、胆道感染E、胰腺炎F、阑尾炎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哪些辅助检查可以为病因诊断提供依据?()A、口服胆囊造影B、静脉胆道造影C、腹部X线平片D、内镜拟行胰胆管造影E、B型超声检查F、CT检查G、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T型管拔管的指征有()A引流量减少至300mlB一般在手术后1周拔管C无腹痛D黄疸消退E夹管后无不适F胆管造影证实没有残余结石G体温下降H胆管无狭窄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典型的Charcot三联症是()A恶心、呕吐B腹胀、嗳气C腹痛D寒战、高热E黄疸F腹泻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诊断为胆石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T”管引流的护理评估要点中不包括:()A评估病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B评估有无发热、腹痛、黄疸等C“T”管周围皮肤有胆汁渗漏时,可用氧化锌软膏保护D评估患者的皮肤,巩膜黄染消退情况及大便颜色E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剑突下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B疼痛可向左肩背部放射C疼痛可阵发性加剧D持续发热,但体温不超过38℃E皮肤巩膜黄染F消化道症状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T管引流的护理措施()提示:病人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A妥善固定,以防脱出B保持有效引流C每天更换无菌引流袋D观察病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E引流不畅时可用生理盐水冲洗F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G严格无菌操作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考虑病人可能的疾病是什么?()A胃溃疡B胆囊炎C胆石症D胆道感染E胰腺炎F阑尾炎

多选题]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哪些辅助检查可以为病因诊断提供依据?()A口服胆囊造影B静脉胆道造影C腹部X线平片D内镜拟行胰胆管造影EB型超声检查FCT检查G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单选题患者,男性,47岁,诊断为胆石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T”管引流护理的操作要点不正确的是:()A引流管用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标识清楚B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C保持引流通畅D准确记录24H引流量E定时更换引流袋

单选题患者女,66岁。近日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观察胆汁引流量突然减少,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连接无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B协助患者变换体位C检查引流管位置,有无脱出D检查引流袋是否低于引流口E检查引流管有无压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