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岁男性,跛行12年,时有跌跤,既往3岁时因“感冒”曾发热38.6℃,伴头痛,肌肉酸痛,5天后发热退,发现左足不能主动背伸,查体:左小腿肌肉萎缩,皮肤感觉正常,肌张力不高,胫前肌呈不完全性弛缓性瘫痪。该患者左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为0°~45°(跖屈),足轻度外翻,被动内翻能到中立位,应选用何手术方式()A、跟腱延长加三关节融合术B、跟腱延长加跟距关节后路阻滞术C、三关节融合加胫骨后肌腱止点前移术D、拇长伸肌腱后移加腓骨长肌腱止点内移术E、胫骨后肌腱止点前移术加拇长伸肌腱止点后移术

十七岁男性,跛行12年,时有跌跤,既往3岁时因“感冒”曾发热38.6℃,伴头痛,肌肉酸痛,5天后发热退,发现左足不能主动背伸,查体:左小腿肌肉萎缩,皮肤感觉正常,肌张力不高,胫前肌呈不完全性弛缓性瘫痪。该患者左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为0°~45°(跖屈),足轻度外翻,被动内翻能到中立位,应选用何手术方式()

  • A、跟腱延长加三关节融合术
  • B、跟腱延长加跟距关节后路阻滞术
  • C、三关节融合加胫骨后肌腱止点前移术
  • D、拇长伸肌腱后移加腓骨长肌腱止点内移术
  • E、胫骨后肌腱止点前移术加拇长伸肌腱止点后移术

相关考题:

关于脊柱结核下列哪项不正确( )A、颈椎和骶尾段发病最少B、绝大多数的椎体病灶只有一处,少数可呈跳跃性C、颈、胸椎椎体结核可合并截瘫D、小儿椎体结核多从椎体边缘开始E、造成截瘫的原因是在病变活动期,多由于结核坏死物质压迫脊髓所致

患者男,35岁,腰痛、乏力半年,加重近1个月,近2周出现排尿淋漓。查体:稍消瘦,腰部叩痛,上段腰椎轻度后凸畸形,腰2~3棘突叩痛明显,双下肢腱反射正常,双下肢Babinski征阴性。目前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是()A、非特异性解热镇痛药物B、先锋头孢类抗生素C、吡派酸D、雷米封、乙胺丁醇E、链霉素F、青霉素

男性,11岁。左下肢外伤后疼痛10天,加重伴活动受限、发热3天入院。缘于10天前跑步时撞伤左大腿,明显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休息后稍缓解。3天前疼痛加重,伴发热,体温高达40℃,曾在当地医院静滴青霉素治疗。X线片检查未发现异常。查体:T38.8℃,P110次/分。左大腿周径35cm,右大腿周径32cm,双小腿周径25cm。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肤感觉正常。目前,临床初步诊断为股骨下段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是(提示:检查结果:WBC22.44×10/L,N87%,RBC3.75×10/L,Hb90.6/L,PLT386×10/L,C-反应蛋白182mg/L,血沉110mm/h,血钾3.4mmol/L,血钠130.2mmol/L。)()A、干骺端疼痛及深压痛B、X线摄片见虫蚀样骨质破坏及骨膜增生C、全身中毒症状,高热D、肢体肿胀疼痛E、局部分层穿刺在骨膜下或骨髓腔内抽到脓液F、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升高

椎动脉型颈椎病最突出的症状是下列哪项( )A、恶心B、头痛头晕C、猝倒D、视物不清E、耳鸣耳聋

女性,30岁,背痛1个月余,劳累后重,有消瘦、乏力和盗汗。检查胸椎7~8有压痛及叩痛。此时哪项检查不需要()A、血常规及血沉B、胸椎正侧位X线片C、胸大片D、结核菌素试验E、同位素骨扫描

关于踝关节骨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无移位骨折可行小腿石膏外固定B、内翻骨折波及关节面1/2以上者宜手术治疗C、手术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D、即使骨折固定牢固,下胫腓分离者仍需螺钉贯穿固定E、开放性骨折经彻底清创后尽量采取手术内固定治疗

骨盆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后环的完整,以下属不稳定损伤的是()A、骶髂关节脱位B、骶髂关节韧带损伤C、髂骨翼后部直线骨折D、骶孔直线骨折E、双侧耻骨支骨折

1岁以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应采取的治疗为( )A、全身麻醉下矫正足跟内翻下垂B、石膏矫正C、Denis-Browne轻便夹板D、反复多次行手法矫正,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E、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