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中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核仁2~5个B、胞质量少C、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D、胞体直径12~20μmE、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属于中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

  • A、核仁2~5个
  • B、胞质量少
  • C、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
  • D、胞体直径12~20μm
  • E、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相关考题: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病理组织学特点是A、骨髓增生程度在正常范围B、以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占优势的增生C、以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D、原始、早幼和中幼粒细胞为主E、以巨核细胞和红系细胞增生占优势

胞质内出现S颗粒的细胞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性中幼粒细胞D.嗜酸性中幼粒细胞E.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A、早幼红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红细胞D、中幼粒细胞E、晚幼粒细胞

不具备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A、早幼红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红细胞D、中幼粒细胞E、晚幼粒细胞

形态学从哪个阶段开始可以区别粒系的类型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特点是A、可有全血细胞减少B、属于大细胞性贫血C、外周血中可见幼红、幼粒细胞D、贫血合并黄疸E、以上均正确

CLL血象的特点是()。 A、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B、中幼粒细胞增多C、晚幼粒细胞增多D、全血细胞减少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中粒细胞显著增生,以哪组细胞居多A、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C、中性中幼粒和分叶核粒细胞D、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E、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关于粒细胞大小的发育规律的描述错的是A.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B.早幼粒细胞比中幼粒细胞小C.原始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D.中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E.晚幼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大

粒细胞增殖发育的过程正确的是A、原粒细胞→粒系祖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B、粒系祖细胞→原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C、原粒细胞→粒系祖细胞→早幼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和分叶核细胞D、粒系祖细胞→原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E、粒系祖细胞→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核和分叶核细胞

外周血粒细胞根据其胞浆颗粒特点分为A、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C、分叶核粒细胞、杆状核粒细胞D、幼稚粒细胞、成熟粒细胞E、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可以根据胞质所含颗粒特点的不同,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的是A、早幼红细胞B、中幼红细胞C、早幼粒细胞D、中幼粒细胞E、幼稚淋巴细胞

胞质中开始出现嗜碱性颗粒的阶段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

粒细胞失去分裂能力的阶段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粒细胞

骨髓中粒细胞核仁完全消失的阶段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成熟粒细胞

有关M2a的骨髓象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骨髓以原始粒细胞增生为主≥30%C、部分原始粒细胞形态异常,以异常中幼粒细胞细胞增生为主D、红系增生受抑E、血小板常减少

形态学从哪个阶段开始可以区别粒系的类型。()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

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A、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B、双核粒细胞C、粒细胞巨幼样变D、粒细胞核右移E、粒细胞分叶过少

下列细胞中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是()A、早幼粒细胞B、中幼红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早幼红细胞

根据胞浆颗粒特点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的细胞是()。A、早幼红细胞B、中幼红细胞C、早幼粒细胞D、中幼粒细胞E、幼稚淋巴细胞

单选题CML骨髓象中粒细胞显著增生,下列哪组细胞居多()A原粒细胞、早幼粒和中性中幼粒细胞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C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D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E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

单选题根据胞浆颗粒特点可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的细胞是()。A早幼红细胞B中幼红细胞C早幼粒细胞D中幼粒细胞E幼稚淋巴细胞

单选题有关M2a的骨髓象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骨髓以原始粒细胞增生为主≥30%C部分原始粒细胞形态异常,以异常中幼粒细胞细胞增生为主D红系增生受抑E血小板常减少

单选题属于中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核仁2~5个B胞质量少C胞核椭圆形或一侧开始扁平D胞体直径12~20μmE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

单选题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A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B双核粒细胞C粒细胞巨幼样变D粒细胞核右移E粒细胞分叶过少

问答题性,68岁,全身骨痛一年多,最近两周伴有发热。体检:淋巴结、肝、脾无肿大,胸骨压痛,下肢有皮肤紫癜。由于骨质疏松曾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症。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量92g/L,白细胞数7.8×109/L,血小板数35×109/L;血片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占71%,淋巴细胞19%,单核细胞10%,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血沉108mm/h,骨骼X线检查显示:多数骨质疏松,颅骨和肋骨有虫蚀样破坏。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红比为2.48:1,粒系占55.6%,红系占22.4%,各种细胞数量及形态特点见下: 粒系:原粒细胞1.6%,早幼粒细胞3.2%,中性中幼粒细胞6.4%,中性晚幼粒细胞8.8%,中性杆状核粒细胞22%,中性分叶核粒细胞9.6%,嗜酸性粒细胞3.2%,嗜碱性粒细胞0.8%;形态特点:部分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及空泡,其他各阶段粒细胞形态无明显异常。 红系:原红细胞0.4%,早幼红细胞1.2%,中幼红细胞12.4%,晚幼红细胞8.4%,幼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多数部分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单选题形态学从哪个阶段开始可以区别粒系的类型。()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粒细胞